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专题:10 质量守恒定律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Cl2=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 . Na2O B . NaCl C . NaH D . NaClO3
2、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 . X的值等于0 B . 甲一定是化合物 C . 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3、已知:3CO+Fe2O3 2Fe+3CO2 , 向装有20gFe2O3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CO,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玻璃 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5.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CO是氧化剂 B . 反应生成Fe的质量为15.2g C . 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6.5g D . 参加反应的Fe2O3占原总质量的80%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 CO+CuO Cu+CO2↑    B . 2P+5O2 2P2O5 C . 3Fe+2O2 Fe3O4    D . Al+2HCl=AlCl2+H2
5、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反应后x的数值为6% C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 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8:9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d的质量为2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并通过刻度的移动来表示,且记录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 B . 该反应可能为置换反应 C . 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9:17 D . 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9:8
7、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  )

图片_x0020_1155642625

A . S+O2 SO2     B . 2CO+O2 2CO2 C . 2H2+O2 2H2O     D . CH4+2O2 CO2+H2O
8、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B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增多 C .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 . 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5种分子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2)                    
(3)              =              
(4)              =              
2、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得反应前后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7:20,则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为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秋日菊花开时满园飘香,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菊香的重要成分是乙酸龙脑酯(C12H20O2),点燃196g的乙酸龙脑酯与48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0gCO2和180gH2O和xgCO,x=g,化学方程式为
4、材料一: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它应用于航天等领域。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

材料二:现实生活中,氨气(NH3)多用作制冷剂及农用化肥,其实它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氮气。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氨气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5、2020年6月12日,G5高速沈海段发生一起槽罐车侧翻爆炸,造成14人死亡,200余人受伤的特大安全事故。槽罐车运载的是石油液化气,丁烷是石油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市售打火机的燃料,其化学式为C4H10 , 试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小希同学在复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回忆老师做的以下四个演示实验:

图片_x0020_221218891

(1)在实验Ⅰ中,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序号);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甚至缩进玻璃管中

c.待锥形瓶冷却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d.待锥形瓶冷却后,天平指针向右偏

e.待锥形瓶冷却后,天平指针向左偏

(2)在实验Ⅱ中,锥形瓶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在实验Ⅲ结束后,天平指针向右偏,他认为导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若想天平仍然能保持平衡,需确保此实验在      体系中进行;
(4)实验Ⅳ中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的固体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其中一条)。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元素化合价    c.分子种类    d.分子质量    e.原子种类    f.原子质量

2、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405784411

(1)甲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的目的是研究品红分子在水中的运动速率与的关系。
(3)丙是电解水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4)丁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天平  仍保持平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某商品碳酸钙粉末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钙的含量≥96%。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1.0g碳酸钙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碳酸钙样品的总质量为168.0g,再把100.0g稀盐酸平均分成25.0g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碳酸钙中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反应后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

191.2

214.4

238.6

263.6

请你分析并计算(保留一位小数):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实验过程中,所加盐酸在第      次时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
(3)产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g;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该产品       (填“合格”或“不合格”)。
2、学习化学后,小红同学知道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她收集了干燥的鸡蛋壳拿去实验室,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稀盐酸总质量

鸡蛋壳的质量

烧杯和剩余物总质量

150g

6.25g

154.05g

(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多少g。
(2)请你帮助小红同学计算她收集的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称取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11.1g,加入100.0g水配成溶液后,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所加CaCl2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aCO3的质量是g。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专题:10 质量守恒定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