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 . 先变红后变紫
B . 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 . 先变无色后变红
D . 先变蓝后变紫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化合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A . 铁、钢
B . 白磷、冰水混合物
C . 水银、液氧
D . 水、空气
3、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 铁
B . 氧气
C . 二氧化硫
D . 食盐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 ②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③④
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意思就是: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固体燃料燃烧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条件分析“火要虚”的道理是( )
A . 增加可燃物的热值
B . 提高空气中氧气含量
C .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停电时,在烛光下看书学习是常有的事,长时间在烛光下看书,你的鼻孔会聚积一些黑色物质—炭黑。此事实说明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A . 碳元素
B . 氢元素
C . 氧元素
D . 铁元素
7、冬季室内燃煤取暖时,要注意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
A . O2
B . N2
C . CO
D . CO2
8、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 2个镁原子: 2Mg
B . 钙离子: Ca+2
C . 2个氧原子: O2
D . 氯化铝: AlCl
9、下列图标中,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10、将过量铁粉放入盛有硫酸铜和硫酸锌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 . Zn
B . Cu
C . Zn和Cu
D . Cu和Fe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根据下列灭火的实例,回答其灭火的原因: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烧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2、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并写出该物质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
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
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① 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将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该反应属于(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
(1)酿酒工厂里酒香四溢,其原因是。
(2)酿酒过程中需用大量软水。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
(3)我国交通法规明确禁止酒后驾车。交通警察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其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是。
4、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的利用比铜、铁晚是因为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有关(填字母)
A 金属的活动性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3)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下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
①图示所有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②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共同作用的结果;
5、高纯度的单晶硅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材料,没有硅就没有你喜欢的计算机。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它的含量仅次于元素。
(2)SiO2是沙子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C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硅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有科学家正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较,硅燃烧没有CO2的排放,因而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6、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
(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袋内物质放在足量O2中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A、E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小佳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生成淡黄色固体
(1)(查阅资料)小佳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颜色:
物质 |
MgO |
MgCl2 |
Mg3N2 |
Mg(NO3)2 |
MgCO3 |
Mg(OH)2 |
颜色 |
白色 |
白色 |
淡黄色 |
白色 |
白色 |
白色 |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要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2)(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佳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有镁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的。
(3)(实验探究)小佳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是:。
(4)(实验结论)根据小佳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化学方程式;。
(5)(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发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一子级助推器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和液氧。计算:
(1)四氧化二氮(N2O4)的相对分子质量;
(2)1t液氢完全燃烧需要液氧的质量为多少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