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甲所示,则像距v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乙图中的(   )

图片_x0020_100022

A . 图片_x0020_100023 B . 图片_x0020_100024      C . 图片_x0020_100025 D . 图片_x0020_1933528450
3、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 青山  青山 B . 竹排  青山 C . 竹排 竹排 D . 青山 竹排
4、如图是学校测温棚里的红外线测温仪,它既能测温,也能摄像,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正常工作时所成像的性质是(   )

A .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正立缩小的实像
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 . 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 . 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D . 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6、图是2020年6月21日出现的日环食现象,图中的光现象成因与此相同的是(   )

A . 雨后“彩虹” B . 山的“倒影” C . 水中“折筷” D . “手影”游戏
7、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所示),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所示)。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 .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 . 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 . 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8、下列关于一名中学生的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 身高约为170dm B . 心脏跳动一次时间约为5s C . 散步时平均速度约为5m/s D . 正常体温约为36.8℃
9、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多次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后,钢尺发出的声音都不同。此处“不同”主要是指声音的(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速度
10、为倡导疫情期间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将中华传统“夸赞礼”按人体比例绘制成图示宣传画。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0.6m B . 1.8m C . 3m D . 4.5m
11、2020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北斗”导航系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
A . 相对太阳静止 B . 相对火星静止 C . 相对地球静止 D . 相对月球静止
12、甲、乙两位同学在操场的平直跑道上作匀速直线跑步,他们同时经过MN线,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分别作出了两人运动的s与t或v与t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6

A . 图片_x0020_100017 B . 图片_x0020_100018 C . 图片_x0020_100019 D . 图片_x0020_100020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产生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2、如图 所示,来自物点A 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 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可以将物点A 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或者佩戴一个合适的      透镜制成的眼镜,也可以使像成到视网膜上.

图片_x0020_327485572

3、请给下列物理量填上适当的单位(用符号表示):
(1)新冠病毒COVID-19的平均直径约为100
(2)国家强制性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于2019年4月15日全面实施,新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25
4、某市中考要求体温小于37.3℃的考生在常规考场考试,体温大于或等于37.3℃的考生在备用考场考试。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他应在      考场考试,该体温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图片_x0020_100027

5、小芳用手机录下自己朗读的声音,当用手机播放时,妈妈立即听出这是小芳的声音,妈妈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判断的。可奇怪的是,小芳觉得手机播放的录音不太像自己的声音,因为这两次声音传播的途径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芳听到手机播放的录音是通过      传播到她耳中的,而朗读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骨骼、肌肉等传播到她耳中的。
6、在1500m赛跑中,小红在冲刺阶段超越了小华,领先到达终点。在超越小华的过程中,以小红为参照物,小华是的(选填“前进”、“后退”或“静止”)。如图所示,小红的最终成绩是s,小红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保留一位小数)。

图片_x0020_100028

7、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分界面为(选填“MN”或“PQ”),分界面的方为水,入射角为角(选填“1”、“2”或“3”)。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

图片_x0020_100029

8、在研究不同液体的凝固情况时,小芳用四个玻璃杯分别装入等量的水、糖水、牛奶和食盐水,然后将它们放入冰箱冷冻室,每隔20min打开电冰箱观察它们的状态,一段时间后发现它们的状态不同,这说明四种液体的(选填“熔点”、“凝固点”或“沸点”)是不同的。接着她配置了浓度分别为10%、20%和30%的食盐水,并分别取等量三杯食盐水同时放入冰箱冷冻室,发现20%的食盐水完全凝固时间最长,30%的食盐水其次,10%的食盐水最短,由此应选用浓度为(选填“10%”、“20%”或“30%”)的食盐水作为防冻液较好。

图片_x0020_100031

9、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做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乙车的速度是m/s,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

图片_x0020_100032

10、一列车身长200m的动车,匀速通过一座1400m的大桥,全部通过大桥所用时间是20s,则动车的速度是      m/s,动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      s。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折射光线。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

图片_x0020_100033

2、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AO由空气斜射入水面。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明折射角γ。

图片_x0020_100036

3、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图片_x0020_100039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1)此处海水的深度为多少米?
(2)利用声呐系统能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请简述理由。
2、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泰州正积极融入长三角,下表为泰州到上海的C3795次城际列车运行时刻表。

站名

泰州

如皋

张家港

太仓

上海

到站时刻

始发站

09:01

09:40

10:13

10:50

发车时刻

08:20

09:03

09:42

10:15

终点站

路程/km

0

74

145

211

269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泰州到上海的平均速度?
(2)列车从如皋到张家港和张家港到太仓,哪一路段运行得较快?(通过计算说明)

五、实验题(共6小题)

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图片_x0020_728803647

(1)图中A,B,C是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2)当水温加热到90℃时开始记录,然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当观察到水刚开始沸腾,接下来的操作是:(以下均选填“继续”或“停止”)加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完成数据收集后,分析并归纳结论。
2、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

图片_x0020_100043

(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烛蜡和冰的升温速度,还能使它们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①和②所示,其中描绘烛蜡整个熔化过程的是图。图①中物质由b到c熔化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3、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图片_x0020_100044
(1)该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
(2)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些;
(3)根据下列测量数据表,在图乙中画出s-t图像;
(4)由分析可知:小气泡所做的大致是运动,判断的理由是

数据表:

从0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50

从0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95

3.92

5.90

7.88

9.85

4、在下列探究光现象实验中。

图片_x0020_100047

(1)如图甲所示,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把温度计玻璃泡放在彩色光带外侧A点处,发现其示数升高明显,表明该处存在人眼看不见的。将绿底、红字的小纸片放在光屏上绿光区域,小纸片呈现底、字;
(2)如图乙所示,一束红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其焦点在F处,由图甲实验现象可推知:若改用一束绿光正对该凸透镜照射,其焦点应在(选填“F点左侧”、“F点右侧”或“F点处”);
(3)如图丙所示,当用红光照亮物体E时,在光屏上恰好呈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改用绿光照亮该物体时,应将光屏适当向(选填“左”或“右”)侧移动,才能呈现清晰的(选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的像。
5、小琳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按图甲摆放好器材,并进行以下实验。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进行。她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
(2)实验时,她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方并移动,在玻璃板的(选填“A”或“B”)侧可观察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
(3)改变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次数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

4

6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

4

6

图片_x0020_100048

(4)小琳将图甲中的玻璃板换成平面镜,并垂直于平整的白纸板放置,其中ON与平面镜垂直,如图乙所示。她用激光笔沿纸板EO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光沿OF射出,则∠FON∠EON(选填“>”、“<”或“=”);接着她又将激光笔沿FO方向照射到O点,看到反射光沿OE射出,这说明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

图片_x0020_100049

图片_x0020_100050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反射;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某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原因可能是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像的亮度将(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5)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图丙所示刻度线处,则人眼应该位于图(选填“A”、“B”或“C”)位置,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6)图丁中,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它的镜片为(选填“凹”或“凸”)透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