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7小题)

1、如图甲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cm,图乙秒表的读数共计为      

2、中国给世界带来了新四大发明,位居第一的就是高铁。目前高铁的行驶速度可达360km/h,合      m/s;从阜阳到合肥的路程约为220km,寒假期间,小明和父母一起坐高铁去合肥,需要      h(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到达。
3、小明在网络上下载了一段视频,观看时很受感动,忍不住把音量调大了一些,这里的音量是指;当他不小心点了快放,结果声音变声了,使得声音的发生了变化。(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4、热升华打印属于一种特殊打印,是传统打印技术的一次突破,热升华打印出来的图像色彩鲜处艳,层次丰富。热升华打印是高温下,使转鼓上的固体颜料受热,气体喷射到会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发生,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5、如图所示是一位小朋友在照镜子(平面镜)。
(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传播。
(2)小朋友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填“镜面前”“镜面上”或“镜面后”)

图片_x0020_100025

6、投影仪上的投影镜头相当于可以成放大的实像。国家学生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某班学生的近视率高达64%,班上近视眼同学佩戴的眼镜相当于。同学们要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按时做眼睛保健操,爱护好眼睛。
7、近年,城市街头出现了共享单车OFO的身影,若该单车一只轮胎容积为2 000 cm3 , 充气前,轮胎内气体的密度为1.42 kg/m3 , 若又向这只轮胎中充入1 g的空气(不计轮胎体积的变化),则这时这只轮胎内气体的密度为g/cm3 , 合kg/m3

二、单选题(共8小题)

1、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 . “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 . “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2、下面四幅图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如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 B . 图中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因此光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 如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D . 如图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眼中看到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3、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 .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 .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 . 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4、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米。“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 B .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 C . 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 D . 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 . 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 C . “窗花”是水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要放出热量 D . 冰块液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6、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同条件下,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 B . 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 . 想要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 D .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7、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 . 镜子中的“自己” B . 湖水有青山的倒影 C . 阳光下绿树的影子 D .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8、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变,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再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 B .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14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投影仪 C . 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 D . 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三、作图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一束由A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表面O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2、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过凹透镜光心,一条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将光路补画完整。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5°角斜射到水面上。已知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相互垂直,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注折射角的大小。

图片_x0020_100014

4、显微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镜组成,被观察的细微物体先在物镜中成一个像,这个像就相当于目镜中的物体,然后它在目镜中再次成像。F1为物镜的焦点,F2为目镜的焦点,图中已画出细小物体AB在物镜中所成像 的光路图,以及 射向目镜的两条光线,请你画出 在目镜中所成的像及光路图。

图片_x0020_100020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固体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min;
(2)图中C点物体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填写一种方案即可)
2、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4

(1)∠NOF是(选填入射或反射)角。
(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反射光沿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反射角

30°

30°

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3、小明在实验室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块的密度。

图片_x0020_270415052

(1)小明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其做法错误之处是没有把放到正确位置;
(2)小明纠正上述错误后,应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
(3)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平衡,则石块质量为g。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该石块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此石块的密度是kg/m3

五、计算题(共3小题)

1、如图甲所示的无人驾驶汽车,其沿直线行驶的s-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图片_x0020_1027471389

(1)AB段汽车行驶的速度多大;
(2)汽车以此速度行驶1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如图所示,MN是光滑的镜面,入射光线AB和CD平行射到镜面上,它们的反射光线分别是BE和DF,BH和DI是法线。

图片_x0020_8634397

(1)试证明反射光线BE平行于DF;
(2)已知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那么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是多少?
3、建筑工地需要400m3的砂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20kg,ρ=1.0×103kg/m³,g取10N/kg。

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4t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