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图片_x0020_1765607190

A . 图片_x0020_1948185512 B . 图片_x0020_1292004396 C . 图片_x0020_463828677 D . 图片_x0020_100005
2、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实验现象

图片_x0020_1568086132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分子图像

图片_x0020_703780197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

图片_x0020_1327237112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图片_x0020_312753133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解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不断的运动着的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有空隙

A . A   B . B   C . C   D . D
3、原子和分子本质区别在于()
A . 大小不同 B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 质量不同 D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4、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水与冰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 . 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水分子间不再存在间隔 C . 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D . 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
5、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 . 分子种类 B . 分子间距 C . 分子的化学性质 D . 原子种类
6、学习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B .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C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 . 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7、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 6000升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升的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C . 硫酸、盐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原因——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 .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分子构成不同
8、某同学从衡阳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发现从衡阳带来的密封饼干包装袋鼓起了。包装袋鼓起的原因是(  )
A . 袋内饼干的体积变大 B . 袋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 C . 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D . 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9、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滴入酚酞溶液的蒸馏水,然后向小烧杯B中倒入浓氨水,立即用大烧杯罩住烧杯A和B,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A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说明浓氨水易挥发 B . 实验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C . 烧杯A中溶液变红,说明显碱性 D . 烧杯B中溶液的pH逐渐变大
10、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 .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 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 . 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从微观上说明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中的溶液中生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①你认为      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空)

实验内容、方法

现象

结论

用洁净的烧杯取30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不变色

      使酚酞变色(填“能”或“不能”,不同)

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

酚酞不变色

氨气      使酚酞变色

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

溶液变      

氨气溶解水中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用分子或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打开瓶盖能闻到醋的酸味      
(2)可以将6000L气体压入到40L的钢瓶中      
(3)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4)氧气能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却可以灭火      
2、Y形管是一种简易实验仪器,同学们用Y形管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分子的性质的验证实验。

(1)一段时间后,B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A,B,C三个装置中最先看到实验现象的是,由此又可得出的结论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