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A . 供给呼吸
B . 富氧炼钢
C . 支持燃烧
D . 钢铁生锈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2019年12月份以来,湖北陆续出现“新型肺炎”患者,其主要表现为肺部纤维化,呼吸功能受阻,此时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 )
A . 硫磺
B . 红磷
C . 铁丝
D . 蜡烛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生成四氧化三铁
B . 火星四射
C . 放出大量的热
D . 生成黑色固体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B .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是( )
A . 镁条
B . 铁丝
C . 白磷
D . 硫
8、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 . 动植物的呼吸
B . 醋的酿造
C . 食物的腐烂
D . 水的蒸发
9、对反应进行分类有助于认识与研究,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10、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错误的是( )
A .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 . 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 . 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 .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丙实验回答:
①小明实验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通过甲、丙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明一点即可)。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
(4)小明用图丁中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偏低(装置不漏气),其主要原因是。
2、如图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三个实验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 (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的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反应都是 反应(填“分解”或者“化合”)。
(2)丙中产生的现象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3)三个集气瓶里都放有少量的水,其中乙中水的目的是 。乙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下面是某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 加热固体药品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D.
连接仪器
(1)A操作存在的错误的是 ;
(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用C操作量取的水体积读数会 ;(填“偏大”或“偏小”)
(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写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