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用手机看视频,图象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象,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15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20cm B . 15cm C . 10cm D . 5cm
2、老师说“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自信”,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   )
A . 音调高 B . 响度大 C . 音色好 D . 音速快
3、近视眼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佩戴(   )
A . 凹透镜 B . 凸透镜 C . 凹面镜 D . 凸面镜
4、我国“天问一号”上的火星车在飞往火星的过程中,质量将(   )
A . 增加 B . 减少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5、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
A . 马路上人群的喧闹声 B . 马路上车辆的马达声 C . 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各种响声 D . 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
6、下列探究过程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
A . 钟摆来回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由什么决定呢 B . 钟摆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锤的轻重有关 C . 用同样长的细线,分别挂上同样大小的铜球和铝球开始做实验 D . 分析得到:悬线长度相等时,摆球的摆动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无关
7、航天员在月球上,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面对面交谈,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这是因为(   )
A . 月球上人失去了听力 B . 真空不能传声 C . 月球上声音传播距离太短 D . 月球上人的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8、下面对一些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的正常体温是56℃ B . 一头成年大象的质量约为5kg C .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D .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min
9、医用防护服密不透风,工作时间长了,面罩上就会出现水雾。水雾的形成是 (   )
A . 熔化现象 B . 升华现象 C . 凝固现象 D . 液化现象
10、小林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①测 1 张纸的厚度:先用刻度尺测出 100 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 1 张 纸的厚度;②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把曲线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直线组成的,用圆规量取一段较 小的半径,从一端量到另一端,最后用圆规所量次数×半径,就可算出曲线的长度;③测量细铜 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 30 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其中测量方法相同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11、小林对某固体加热,测得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该物体是非晶体 B . 该物体的熔点为80℃ C . 第30min时物体为固态 D . 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不需要吸收热量
12、形状完全相同的甲、乙、丙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水、酒精和盐水(ρ盐水>ρ>ρ酒精),在液体中放入质量相等的三个实心球A、B、C,三个烧杯中的液面刚好在同一水平面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A球的密度最小 B . C 球的密度最大 C . 丙烧杯中的液体是水 D . 甲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平时我们闭着眼睛,也能区分是哪个熟悉的同学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主要是为了      (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
2、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体温计接触人体后,水银能迅速升温,是因为水银是热的(选填“良导体”或“不良导体”)。
3、勤洗手、通风、消毒,是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方式。小林在使用酒精对手进行消毒时,手上感觉凉凉的,这是因为酒精在手上发生现象,这个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4、如图所示,把一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整凸透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现象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这个光斑,说明光在白纸上发生了      反射。

图片_x0020_100004

5、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到10909m,创造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潜水器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水下定位;这种声波人耳是(选填“听得见”或“听不见”)的。
6、如图所示的“日月双塔”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形成的;2020 年 6 月21日,我国部分地区可以观察到“日环食”,“日环食”形成原理是光的

图片_x0020_100005

7、由于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100米赛跑终点计时员是(选填“看到白烟”或“听到枪声”)开始计时的,若采用了另一种计时方式,则记录的时间将比运动员实际所用的时间要(选填“多”或“少”)。
8、如图甲所示,小林从家里的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墙上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则电子钟在平面镜中的像距离小林m,此刻电子钟的实际时间是

图片_x0020_100006

9、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或“b”),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铅笔的长度为cm,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选填“减小”或“避免”)误差。

图片_x0020_100012

(2)如图,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100013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画出如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图片_x0020_100007

2、如图,小桂同学在平面镜前,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他脚尖上的A点在平面镜后的像A′。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图片_x0020_100014

(1)除了图甲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选填“刻度尺”或“电子停表”)。
(2)组装实验装置时,应该先调整图 甲中(选填“A”或“B”)的高度。
(3)小林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 a、b 两条图线。由图线可 知:

①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②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选填“不断升高”、“保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③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 ma、mb , 则 mamb(选填“>”、“=”或“<”)。

(4)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为℃,此时烧杯内气泡的情况应该是如图丁中的(选填“A”或“B”)所示。
2、小桂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用图 乙的实验装置“探 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10cm。请通过对比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5

(1)两个实验都应该在光线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图甲中在寻找蜡烛 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图乙中为了观察到蜡烛所成的像,人眼应该在图中(选填“A”、“B”或“C”)处且朝着相应方向。
(4)图丙中,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 “等大”)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5)图甲中蜡烛 A 向镜面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而图丙中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光屏上像的大小。(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助力脱贫攻坚,小林爸爸购买了由龙胜县某企业生产的扶贫产品,一瓶5L的压榨花生油。学习了密度知识的小林,想知道这种花生油的密度,于是她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这种花生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图片_x0020_100016

(1)将天平放在(选填“水平”或“倾斜”)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点后,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时应该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的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红线。
(2)将盛有花生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是g。
(3)将烧杯中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倒出的花生油体积为mL。
(4)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质量为36.6g,则该花生油的密度ρ=g/cm3
(5)若将花生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花生油,则花生油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是(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6)小林爸爸看了小林的实验过程,表扬小林实验操作很熟练。并鼓励她用家里的电子秤、完全相同的两个玻璃杯和适量的水,测量花生油的密度。小林想了想,开始了新的实验,请你将她的实验补充完整:

①用已经调零的电子秤测出空玻璃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玻璃杯装满水,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将另一个玻璃杯装满花生油,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m2

④根据测得的物理量写出花生油密度的表达式:ρ=(用m0、m1、m2和ρ表示)。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是矗立在桂林市榕湖旁的“清代桂林四状元”雕塑。雕塑所用的汉白玉石的密度为 ρ =2.7×103kg/m3。若假设一个人的质量为 60kg,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接近,取ρ=1×103kg/m3。请解答:

图片_x0020_100017

(1)这个人的体积是多大?
(2)用汉白玉石制作与这个人体大小一样的雕塑,雕塑的质量是多大?
2、如图所示,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币的正面和背面。小林想测定它的密度,以鉴别纪念币的材料。做了如下实验:

a.用电子天平测出一枚纪念币质量 m1=30g;

b.用电子天平测出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的质量m2=55g;

c.将纪念币投入烧杯中,在液面处做上记号;

d.取出纪念币,再往烧杯内加水至记号处,测出烧杯及水的质量为 m3=57.86g。

根据小林的实验:请解答(已知:ρ=1.0×103kg/m3):

物质

密度/(×103kg/m3

2.7

7.9

8.9

10.5

11.3

图片_x0020_100018

(1)这枚纪念币的体积是多少?
(2)通过计算和对比下面几种金属的密度表,判断这枚纪念币可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保留一位小数)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为小林提出一条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