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物理中考一轮专题复习卷专题04—透镜及其应用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眼睛晶状体、投影仪镜头和远视眼镜片等都( )
A . 对光有发散作用
B . 相当于凹透镜
C . 相当于凸透镜
D . 相当于平面镜
2、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B .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实现遥控的
C . 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D . 投影仪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3、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会( )
A . 在原地不动
B . 先向左移再向右移
C . 向左移动
D . 向右移动
4、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倒影
B .
水面“折”枝
C .
手影
D .
镜中花




5、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透镜)的情形,其中运用凸透镜的是( )
A . AC
B . AD
C . BD
D . CD
6、小春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观察《阳光学业评价》,观察到了图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成像为放大正立的虚像
B . 图中的透镜到书本的距离大于10cm
C . 图中的透镜如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将变小
D . 图中的透镜与近视眼镜镜片的透镜种类相同,均为凸透镜
7、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A . 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小
B . 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
C . 第二次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D . 光屏移动的距离

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出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根据如图所示的图像,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
B . 当 u=20cm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C . 当u<10cm时,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D . 在物距从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也逐渐变大
9、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绘二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 .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 . 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D .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10、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树像的位置变高了,图中能解释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三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有 (选填“a”、“b”或“c”),因为它们对光线有 作用,我们用这类透镜制成 (选填“近视镜”或“老花镜”)。
2、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内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这支笔.当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逐渐(选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会突然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后的像为(选填“实”或“虚”)像.
3、小明同学用一个凸透镜观察洗手液的商标,成像情况如图甲,若想再看到倒立、放大的像,应将凸透镜向移动,图乙的成像原理可应用于。(选填“照相机”或“放大镜”

4、某同学在用玻璃做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探究实验时,描绘了一个实际的光路图,但没有标出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入射角、反射角等,如图所示,图中的各位置表示的物理量分别应该是:反射光线是,折射角大小是,界面的侧是空气。
5、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如下图所示,这是利用了 镜对光线的 作用。
6、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填“正立”或“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虚像。
7、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人的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图中表示近视眼的是(填“甲”或“乙”),眼睛近视的人可以通过戴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8、如图所示,小明和爷爷到鱼塘捕鱼,为了叉到鱼,小明应该向着到的鱼的 (选填“正上方”、“正下方”或“身上”)叉,这是因为光线从水斜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发生了 (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
9、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其中A为 。实验前应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 。实验时,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并调整物距,使它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后,要移动 找像。当发现所成的像比较小时,为了获得较大的像,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
10、如图甲所示,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与生活中的 相当,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放大镜;如图乙,望远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当,目镜的成像原理与 相当。(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三、作图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有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MN为法线,请你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请作出图中与凸透镜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3、如图所示,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4、一束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向玻璃砖,穿过玻璃砖后从另一表面射出,请在图中画出该光路图(不考虑光的反射)。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 0° | 15° | 30° | 45° | 60° |
反射角β | 0° | 15° | 30° | 45° | 60° |
折射角γ | 0° | 11.3° | 22.1° | 35.4° | 40.9° |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
2、小明同学经常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在某次实验中。
(1)用一只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甲所示,纸板上出现的现象表明该透镜对光有 作用,是 (选填“凹”或“凸”)透镜。
(2)用如图乙的装置进行实验,调节纸板与透镜的距离,纸板上会出现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该光斑与透镜的距离。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透镜与纸板的距离为 cm。
(3)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置在光斑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增大,说明光能可以转化为 能;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
(1)此时光屏上形成的是蜡烛(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小”)的像;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本实验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在cm的范围之间;
(3)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个凸透镜,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 “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该操作可以用来模拟(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
(4)如果从蜡烛的一侧观察凸透镜的表面,也会看到一个蜡烛的像,这个像是由于光的 (填“折射”或“反射”)形成的。
4、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用“F”字样的LED光源(如图甲),凸透镜(焦距为10 cm)和光屏进行了如下实验:
(1)组装器材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除了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还应调整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2)当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时,LED光源应移到(选填“A点左侧”“AB之间”或“B点右侧”),才能在光屏上看到(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小明将光源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并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承接到了更大的清晰的像。
(4)接着他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光源和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