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沙地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 .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2、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 . 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 . 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3、“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K2Cr2O7 , 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价
B . +5价
C . +6价
D . +7价
4、如图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
”“
”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 4:3:1
B . 3:1:2
C . 3:1:3
D . 4:1:2
5、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在甲骨上刻文字
B . 指南针指引航海
C . 用泥土烧制陶瓷
D . 用石块修筑长城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 . 2个铝离子:2Al3+
B .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 氧分子:O
D . 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7、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氢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 . 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C . 过氧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D . 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8、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煤,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污染物不仅污染空气,还会形成酸雨。某发电厂处理NO2的反应原理为CH4+ 2NO2=CO2+ X + 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 . C
B . N2
C . CO
D . O2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
D .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10、下列认识和行为错误的是( )
A .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B .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循环利用
C . 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D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11、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 | 20 | 15 | 2 |
反应后质量/g | m | 29 | 0 | 8 |
A . m的值是1
B .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8
1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氮气可用于包装食物
B . 铜常用于制作导线
C . 金刚石可用于切割玻璃
D . 铅可用作铅笔芯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验满氧气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向试管中加固体




14、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 .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质子数为20
C . 元素符号为Ca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请根据物质的构成角度从下图4种物质中选出部分物质归为一类,回答下列问题:
| | | |
①铅笔中的石墨 | ②体温计中的水银 | ③实验室制取的蒸馏水 | ④用于超导体等方面的C60 |
选出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有 ,分类的依据是 。
(2)实验室制取的蒸馏水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 。
(3)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H2O=4NaOH+O2↑,而过氧化钙(CaO2)与过氧化钠类似也能与水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用化学式填空。
(1)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气体单质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3)既可作为消毒剂,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液体试剂是;
(4)易与石灰水反应的气体氧化物是。
3、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
(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获得热量,甲烷的化学式CH4 , 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4、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微粒的序号填空:
(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2)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
(3)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4)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5、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净水时,常用做吸附剂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净化后水变澄清了。所得到的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生活中常讲的“烧开水”是指利用的方法,获得可以饮用的水,这样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除去水中的细菌。
(3)下列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填序号) (3)
A . 沉降
B . 过滤
C . 消毒
D . 电解
6、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与试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
(3)自来水中含有少量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这就是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已知在常温下A为液体,B、C、F是气体; 其中C是最轻的气体,E是红色固体,F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G为黑色固体单质,H是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变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C是;G是;F是。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化学兴趣小组二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两个等体积的集气瓶分别充满了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现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盖紧玻璃片,振荡。变浑浊的是:(填“空气”或“人呼出气体”)。该实验的结论为。
(2)如图乙所示,为研究影响物质燃烧的因素,将燃烧匙内小木炭块灼烧至红热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皮塞。将注射器内的纯氧气迅速推入集气瓶内,观察到木炭发白光。该实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有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两个实验的设计方案,都体现了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再,目的是。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仪器①的下端必须伸入反应物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其原因是。
(4)如图F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面的空气对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填“有”或“无”)影响。
(5)图G和图B都可用作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G装置与B装置比较,G装置除了节约药品优点外,还有操作上的优点是。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化学式: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 , 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Vc,其化学式:C6H8OX)的说明书部分信息。请回答:
(1)VC由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VC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3)VC的化学式为。
(4)小辉妈妈每天服用该VC片剂,其每天共需服用片。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VC30mg,则小辉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2、为了测定混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取20g样品加热(杂质不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剩余固体质量/g |
20 |
20 |
19.6 |
18.8 |
18.6 |
18.4 |
18.4 |
(1)t0至t1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
(2)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3)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5)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质量占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