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11.1 走进微观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下列各种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 B . 质子和中子仍然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C .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D . 原子核的质量基本上等于原子的质量
2、关于物质的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都带正电 B . 原子的质量主要都集中在原子核,而电子的质量相对原子核很小 C . 一个原子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电子所带的电量不等 D . 原子、原子核、质子三者尺度上由小到大排列的
3、根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分布于原子核外的粒子是(   )
A . 核子 B . 中子 C . 质子 D . 电子
4、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首先可以排除对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A . 电子 B . 质子 C . 中子 D . 氦原子核
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把它和电子、原子核、原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 . 原子      原子核      PM2.5      电子 B . 原子      PM2.5       原子核     电子 C . PM2.5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D .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PM2.5
6、若把原子、原子核、电子看成球体,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m,电子半径的数量级小于10-9nm。按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
A .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B . 电子    原子     原子核 C . 原子核    原子    电子 D . 原子    电子      原子核
7、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按照这一模型,原子的结构与下图所示各物体的结构最接近的是(   )
A . 图片_x0020_668382123 鸡蛋 B . 图片_x0020_1299091570     西瓜 C . 图片_x0020_43078361   面包 D . 图片_x0020_167053157 太阳系
8、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 .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 .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微粒组成的 D . 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9、2011年11月9日,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因不带电首先可以排除的是(   )
A . 电子 B . 原子核 C . 中子 D . 质子
10、“好奇号”火星车(如图所示)成功登陆火星标志着人类探索火星的征程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表明,太空中的某种带电粒子会对探测器的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因不带电可以排除的是 (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原子核 B . 电子 C . 质子 D . 中子
11、19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到现在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图中哪个模型最相似?(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葡萄干布丁模型 B . 图片_x0020_100002 熟鸡蛋模型 C . 图片_x0020_100003 西瓜模型 D . 图片_x0020_100004 行星模型
12、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如图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中性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 B . 所有的原子都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 C . 所有原子核的质子个数一定等于中子个数 D . 所有原子核的质子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个数
13、关于氢原子的模型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            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      组成.

2、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1897年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高速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是;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
3、在探索更小的微粒历程中,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 ,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 ”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4、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组成的;原子核由组成。

5、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原子中心的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带(选填:“正”或“负”)电的绕核运动。
6、如图是物质微观构成的网络图,甲、乙、丙、丁中带正电的是,带负电的是,不带电的是

图片_x0020_100032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发现这些观点均是(填“正确”或“错误”)的。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______。 (2)
A . 建立模型的过程 B . 得出结论的过程 C . 提出问题的过程 D . 验证证据的过程
(3)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11.1 走进微观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