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10.3 做功了吗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力F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 , 关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W甲<W乙<W丙
B . W甲>W乙>W丙
C . W甲=W乙=W丙
D . W甲=W乙<W丙
2、甲、乙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2∶3,工作时间之比为1∶3,则它们所做功之比为( )
A . 2∶9
B . 2∶1
C . 3∶2
D . 3∶1
3、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向上举起杠铃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B . 司机费了很大的力虽然未能推动汽车,但司机对汽车做了功
C . 吊车吊着货物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吊车拉力对货物做了功
D . 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功
4、初中生小宇同学是个高个子,拿起两个普通鸡蛋,并用2s的时间将它匀速举过头顶,这个过程中小宇对鸡蛋做的功约为( )
A . 0.2J
B . 2J
C . 10J
D . 20J
5、一个九年级中学生质量约为50kg,他从教学楼的一楼登上三楼的过程中,做的功最接近( )
A . 30J
B . 300J
C . 3000J
D . 4500J
6、如图所示,甲、乙是粗糙程度不同的两个水平面,有质量分别为m1、m2(m1<m2)的两个物体受到相同的拉力F在甲、乙水平面上分别匀速运动相同的距离。两个拉力对两物体做的功分别为W甲和W乙 ,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A . W甲=W乙
B . W甲<W乙
C . W甲> W乙
D . 无法判断
7、下列过程中,哪种情况小明对桶做了功( )
A . 小明提着水桶站立不动
B . 小明提着水桶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
C . 小明提着水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
D . 小明提着水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
8、如图所示: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A>mB>mc , 它们在同样大的力F作用下,都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则力F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 )
A . 对A做的功最多
B . 对B做的功最多
C . 对C做的功最多
D . 对A,B,C做的功一样多
9、下列实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 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走路
B . 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C .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停在空中
D . 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
10、一颗质量是20克的子弹从枪膛中水平射出,子弹在枪膛中受火药爆炸后产生气体的平均作用力是700N,枪膛长50cm,子弹从枪膛射出后飞行1000米,气体对子弹做的功为( )
A . 140J
B . 350J
C . 7×105J
D . 7.35×105J
11、一名质量约50kg的同学从一楼走到七楼,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所做功约为( )
A . 90 J
B . 900 J
C . 9000 J
D . 90000 J
12、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方向的力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 . 两次做功一样多
C . 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D . 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大小
13、如下图所示的示例中,人或动物没有做功的是( )
A .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B .
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
C .
人推小车沿水平地面运动一段距离
D .
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高楼林立,高空抛物致使人伤害事件频频发生。2021年1月1日起我国《民法典》将高空抛物列入违法行为。从高空抛下的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填“做功”或“不做功”)。
2、小龙背着质量为25kg的实验器材从实验楼的一楼上到三楼,又沿走廊水平走了5m到实验室。每层楼高3m,小龙对实验器材做功J。若在搬运实验器材的整个过程中小龙总共做功4500J,则小龙自身的体重是N。(g=10N/kg)
3、在《向左走,向右走》的漫画中,男孩提着重15N的小提琴水平向左匀速走了100m,女孩用5N的水平拉力拉箱子向右匀速走了100m,他们中,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选填“男孩”或“女孩”),其理由:。
4、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有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0~2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9~12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J。
5、刘妍在商场内推着重为300N购物车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5m,所用的推力为20N.在这一过程中,推力对购物车做的功是J,重力对购物车做的功是J.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在水平地面上,用6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木箱,使木箱沿拉力方向前进3m,拉力所做的功等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