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9.2 阿基米德原理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游泳时佩戴游泳圈是防止溺水的有效方法,质量为50kg的小蓉佩戴游泳圈后,能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游泳圈对她的作用力大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5000N
B . 500N
C . 50N
D . 5N
2、如图,体积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A有四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细线被拉直。已知A重4N,B受到的浮力为8N,A、B密度之比为2∶5,那么( )
A . A,B所受的重力之比为5∶2
B . A,B所受的浮力之比为1∶2
C . 细线对A的拉力大小为1N
D . 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
3、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其中所用金属块a和塑料块b的密度不同,但重力均为1.6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0.3N
B . 利用甲、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
C . 利用乙、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D . 利用丙、丁,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下列几种情况中能使受到浮力变大的是( )
A . 潜水浸没在水中后继续下潜
B . 轮船由长江驶入大海
C . 从水银中取出铁球放入水中
D . 人由浅水区走向深水区
5、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部之前,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是( )
A .
B .
C .
D .




6、关于物体浸在水中受到的水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 .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 物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7、如图所示,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你心愿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它所受的浮力及露出水面体积的变化情况是(ρ海水>ρ江水)( )
A .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B . 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
C .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
D . 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8、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液体,将密度为2.5g/cm3 , 体积为40cm3物体B放入液体中时,通过磅秤测得其总质量为150g.用一细绳提起物体B,使物体B的体积刚好有一半露出液面且保持静止不动时,磅砰示数为66g,如图乙所示.(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两次台秤示数的变化等于物体B两次所受浮力的变化
B . 图乙中物体B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0.2N
C . 图甲中物体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68N
D . 物体B受到细绳的拉力为0.8N
9、把重8N、体积为1.0×10-3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是( )
A . 漂浮F浮=10N
B . 悬浮F浮=8N
C . 漂浮F浮=8N
D . 沉在水底F浮=10N
10、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将烧杯放在同一个水槽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个烧杯所受浮力相等
B . 乙液体的密度最大
C . 丙液体的密度比水大
D . 三种液体的密度相等
11、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所示向杯中加盐,使鸡蛋慢慢上浮直至漂浮在液面上。在此过程中,关于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始终保持不变
B . 始终变小
C . 先不变,后变大
D . 先变大,后不变
12、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
A . F甲<F乙 , ρ甲=ρ乙
B . F甲<F乙 , ρ甲>ρ乙
C . F甲>F乙 , ρ甲>ρ乙
D . F甲=F乙 , ρ甲<ρ乙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排水量为1.5×103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受到河水的浮力是N。船排开河水的体积是m3。当这艘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时,它排开水的体积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ρ河水=1.0×103kg/m3 ρ海水=1.03×103kg/m3)
2、一驶轮船由长江驶入东海后,船所受浮力(选填:变大、变小,不变),船身将(选填:浮上、沉下)一些。
3、在装满水的杯中轻轻放入一个重为9.8N、体积为
的木块,静止时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排开水的重力为N,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为了研究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的关系,应用测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利用测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本实验中我们还应选择不同液体及不同的固体进行多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5、小明通过实验验证了浸在液体中的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等于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液 , 其正确操作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F1、F2、F3、F4分别表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若用F1、F2、F3、F4分别表示出F浮与G排液 , 则F浮= ,G排液=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在物理课上,小明正在进行“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活动,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1)请根据图片和小明的操作过程回答下面问题:将小明的操作过程中的不完整部分填充完整。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 ;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读出;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2)指出小明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3)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纠正后,C、D 步骤重新测量。
(4)实验结论,橡皮受到的浮力 排开的液体重力(选填等于/大于/小于)。
(5)如果小明在步骤 A 的操作中,只将橡皮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
(选填能/不能)得到与(4)相同的结论。
(6)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2、如下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浮力问题的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两图中,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了物体, A、B两图中测力计示数之差等于 ;
(2)比较B、C两图能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有关;
(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有关;
(4)比较 图和 图可说明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密度为0.6g/cm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系着置于容器内的水中,g=10N/kg。求:
(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2)细线的拉力大小;
(3)细线剪断后,当木块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2、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8N的水,g=10N/kg,求:
(1)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