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北师大广州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近年来出现的立体停车场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空间停车。如图是小金同学看到的一个4层智能立体停车场。小金回家后查到了自家小汽车的一些数据信息,推测该立体停车场的总高大约为(   )

类型:家用型小轿车

车身长:4.6m

宽度:1.7m

高度:1.4m

轴距:2.7m

车厢结构:三厢轿车

图片_x0020_100001

A . 2m B . 8m C . 20m D . 40m
2、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每秒振动次数

80

1200

120

800

图片_x0020_100002

A . 甲的响度较大 B . 声源在发出甲声音时振动频率较低 C . 乙的音调较高 D . 声源在发出乙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3、声音在干燥空气中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是声速大小跟空气温度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声音的传播必须有空气 B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 C . 空气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小 D . 当空气温度为30℃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接近350m/s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红外线可用于遥控 B . 红外线是红色的光线 C . 紫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 D . 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可用于医院手术室灭菌
5、图中所示为张老师戴着眼镜清晰看到远处物体S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张老师的眼睛是远视眼 B . 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 . 用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D . 矫正前,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面
6、如图是植树公园门口设置的噪声监测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这个设备监测的是噪声的音调 B . 此时显示周围环境的噪声是65.7dB C . 路边的树可以减弱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D . 禁鸣喇叭是减少噪声影响居民生活的有效措施
7、小宇将冰水和热水分别装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过了一会,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小水珠出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甲杯的水珠出现在内壁 B . 乙杯的水珠出现在外壁 C . 甲杯的水珠是冰水汽化后再液化形成的 D . 乙杯的水珠是热水汽化后再液化形成的
8、如图是某种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可知(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 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 . 温度为90℃时,该物质是固态 D . T1至T2时段,该物质的温度不变,此过程该物质不吸热也不放热
9、已知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会发生偏折,偏折程度可用折射率表示,折射率越大偏折越大(光线越靠近法线)。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介质的折射率。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是因为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介质

折射率

介质

折射率

空气(气体)

1.00

乙醇(液体)

1.36

水(液体)

1.33

玻璃(固体)

1.52

图片_x0020_100008

A . 光在水中不能沿直线传播 B . 光从空气斜射入乙醇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C . 光从玻璃斜射入乙醇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D . 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10、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小明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小明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 透镜的焦距等于20cm C .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大于5cm D . 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小于20cm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敲击音叉,让音叉振动发出声音,利用手机软件测到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5dB变为40dB,说明音叉振动的(选填“振幅”或“频率”)变小,音叉产生的声音的(选填“音调”或“响度”)变小。

图片_x0020_100010

2、酒店卫浴防雾镜有很好的防雾效果,它的工作原理在镜子背面安装加热装置,水蒸气遇到镜子不但不会冷凝成水珠,还能迅速蒸发,一直保持干爽状态。防雾镜在通电加热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小白站在镜子前面1m处,他在镜中的像和他相距 m。当他靠近镜子时,他在镜中的像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平面镜前有一辆电动玩具车,车顶立有一硬杆,如图所示,若杆在0.5s内从A点移动到B点,杆移动的距离为 cm,速度为m/s,杆的像相对平面镜向(选填“左”或“右”)运动。

图片_x0020_100011

3、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规律制成的,该体温计的示数是℃,以下最接近这个温度的是:(选填序号)①广州市冬季最低气温;②一个健康的中学生的体温;③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标准大气压下)。小罗同学觉得,广州市近几年冬天的气温都有所升高,主要是和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有关,请你至少提出一条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

图片_x0020_100012

4、下列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你认为哪个实验能更好的反映“碘的升华”现象,并说明理由.

你认为实验方案更好些,你的理由是:

实验1

实验2

在试管内装入碘的固体颗粒,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装了固态碘的试管,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

在试管内放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

碘的熔点:114℃

碘的沸点:184.3℃

水的沸点:100℃

酒精灯火焰:500℃左右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光线AB、CD通过甲、乙两个平面镜反射到水壶W上(其中乙平面镜没有画出),入射点分别是B、D。

图片_x0020_100013

(1)光线AB与镜面的夹角是60°,则反射角大小是
(2)在图中:①画出W在甲平面镜中的像

②通过作图画出乙平面镜,并完成光路(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显示了小车到达A、B、C三处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图片_x0020_100016

(1)实验发现:斜面越陡,小车到达底部的时间越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填“大”或“小”)一点;
(2)请根据图中信息,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并计算出AB段的平均速度;

路程/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1

AB

2

(3)请写出计算AC段平均速度的过程。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填“大”或“小”)。
2、小明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图片_x0020_100017

(1)如图甲,在组装器材时,小明发现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此时应将(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调整装置后,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时刻水的温度是℃;
(2)当水的温度升高到90℃时,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为:①水沸腾前,温度;②水沸腾后,温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现象

出现小量气泡

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

(3)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自己所测得水的沸点跟小红测得的沸点不同。小明猜想:导致这种结果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为了验证他的猜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 (3)
A . 两位同学交换酒精灯重复实验        B . 两位同学分别用原器材重复实验 C . 将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入同一杯水中
3、小军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8

(1)如下图所示,小军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

图片_x0020_100019

(2)小军用蜡烛做实验,烛焰在下图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请画出蜡烛发出的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可以判断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图片_x0020_100020

(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北师大广州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