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统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 . 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 . 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
D . 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
2、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
A . 海波是非晶体
B . 海波在AB段是液态
C . 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D . 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
3、下列物理量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C .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min
D .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25℃
4、2020年12月3日,“嫦娥五号”上升器从降落在月球表面的着陆器上点火起飞,顺利携带月壤样品进入到预定环月轨道。若在这个过程中,认为上升器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月壤样品
B . 月球上的着陆器
C . 月球表面
D . 地球表面
5、兴庆宫公园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址公园,与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学相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公园中树木下的树荫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 湖水中看到的亭台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 游客看到花朵是红色的,是由于花朵吸收红色光
D . 游客能从不同角度看到花朵是由于光在花朵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6、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 . 远视眼凸透镜
B . 远视眼凹透镜
C . 近视眼凸透镜
D . 近视眼凹透镜
7、小明在公园游玩时发现师傅制作棉花糖的过程如下:先将白糖倒入机器中加热,使白糖粒变成糖浆,然后经过出丝口的高速旋转将糖浆甩出,从小孔中喷射出来的糖浆马上就凝聚成长长的糖丝,用竹签绕在一起就制成了棉花糖。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 先汽化后凝固,先吸热后放热
B . 先熔化后升华,先放热后吸热
C . 先熔化后凝固,先吸热后放热
D . 先升华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8、电子琴是一种电子键盘乐器,属于电子合成器,演奏时音量可以自由调节,还可模仿多种其他乐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子琴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调节电子琴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 . 电子琴主要模仿的是其他乐器的响度
D . 练琴时关紧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那么它通过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 4m/s
B . 4.8m/s
C . 5m/s
D . 6m/s
10、为了让市民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西安市环卫局安排洒水车每天定时进行洒水除尘工作。洒水车在进行洒水作业时,人们常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彩色光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洒水车喷出的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只对光起反射作用
B . 彩色光带与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都是光的色散现象
C . 洒水车观后镜的原理是利用凸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工作的
D . 用相机拍摄该情景时所成的像在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新年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小提琴,小提琴的声音是由琴弦的产生的。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观众根据声音的知道是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后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人工增雨的方法之一是向云层中投撒干冰,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吸热为气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为小水滴或为小冰晶,小水滴下落从而形成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3、晴天的午后,树底下地面上有光斑,如图所示。光斑是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4、西宝高速公路限速120km/h,实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情况得到了一定遏制。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以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测速提示牌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这是因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长度为9.45km的测速区间时用时270s,则小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m/s,该小汽车驾驶员(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处罚。
5、身高为1.7m的小明,站在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高度为1.5m的平面镜前6m处,则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m,镜中的像的高度为m;如果小明向平面镜走近2m,则镜中的像到小明的距离为m,像的高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图所示,这是西安某住宅小区内的情景。
(1)图中A是禁止鸣笛标志,禁止鸣笛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
(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小区内汽车行驶速度不允许超过5(填单位符号);按此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
至少需要
;


(3)图中C是监控摄像头,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选填“凸面”、“凹面”、“凸透”或“凹透”)镜,景物在镜头所成的像是(选填“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7、按要求填空。
(1)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实验中,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2)如图所示,所测圆形物体的直径是
;

(3)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若该体温计未甩就用它测量一个体温为39℃的人,则体温计示数是℃。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
(1)如图1所示,请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及折射光线作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2)如图2所示,
是发光点,
是
在平面镜中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做出一条从光源
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
点的光路。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小明取了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1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2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图2中(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
(2)如果要测量纸锥的下落速度,实验的原理是,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和;
(3)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过程中,他发现较难准确测出,再次进行实验时他应换用锥角较(选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实验。
2、小明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9 | … |
(1)小明安装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时,组装实验器材应该采用(选填“A”或“B”)方案依次组装;
方案A:温度计、烧杯、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方案B:酒精灯、铁圈、石棉网、烧杯、温度计
(2)实验中所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4)如图2所示,这是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情形,图(选填“A”或“B”)表示水正在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情形;
(5)水沸腾时有大量的“白气”从纸盖的小孔冒出,“白气”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6)实验过程中收集九组数据相比收集五组数据的好处是______(只填字母); (6)
A . 只有九组数据才能得到结论
B . 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C . 得到的物理规律更接近实际
(7)实验后小明发现同桌的小安还没有完成实验,小安将水加热到沸腾共用时
,请你帮小安分析出导致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即可)。

3、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一块薄玻璃板立在水平台上,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薄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小明采用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便于确定;为了更清晰地看到烛焰在玻璃板中成的像,实验应选择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选取的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进行实验,其目的是便于探究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3)移动玻璃板后水平桌面上未点燃的蜡烛B,观察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将蜡烛A逐渐向薄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小明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5)实验时观察到墙壁上一电子表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如图2所示,则实验时的时间为。
五、综合题(共2小题)
1、经测定某志愿者的正常刹车反应时间是0.4s(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在第一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汽车行驶距离为33m;第二次实验时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汽车行驶距离为39m。
(1)第一次实验中从发现情况行驶多长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
(2)第二次实验中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多少?
(3)由此项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接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2、小明乘坐D6801次列车从西安到宝鸡,列车以07∶21西安北站发车,08∶27到达宝鸡南站,小明从网上查询得知该列车长为
,从西安北站到宝鸡南站的里程为
。途中列车以
的速度匀速正对一座隧道驶去,在隧道前某处鸣笛后历时
听到回声。且测得列车以
的速度匀速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如图所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1)先看到列车然后再听到列车的鸣笛声是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求列车从西安北站到宝鸡南站的平均速度;
(3)求鸣笛时列车离隧道的距离;
(4)求隧道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