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2020年中考化学5月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实验室有98.5g碳酸钡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与100g氢元素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样品中碳酸钡的质量分数为(  )

A . 12.5% B . 19.7% C . 20% D . 25%
2、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
A . HCl、Na2CO3、K2SO4    B . KNO3、Ba(OH)2、NaCl C . KCl、AgNO3、HNO3    D . NaOH、FeCl3、(NH4)2SO4
3、为达到以下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别NaCl、Na2CO3两种溶液

滴加酚酞试剂

B

鉴别某种溶液是FeCl2溶液

观察溶液颜色,滴加AgNO3溶液

C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

滴加适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分离出含有少量NaCl的KNO3

高温下配制KNO3的饱和溶液,趁热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4、下图是某些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图示反应关系的是(   )

A . 2CO+O2 2CO2 B . N2+3H2 2NH3 C . C +O2 CO2 D . 2Mg +O2 2MgO
5、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 加热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取固体粉末 D . 检查气密性
6、下列描述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7、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化学与环境

①N2化学性质稳定,可填充食品袋防腐

②O2支持燃烧,可作火箭燃料

①过量排放CO2 ,形成温室效应

②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C.化学与现象

D.化学与生活

①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②磷在空气中燃烧------大量白雾

①冰箱的异味可用活性炭吸附

②生活中常用过滤的方法软化硬水

A . A    B . B    C . C   D . D
8、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 空气污染物:NO2、SO2、PM2.5 B . 化石能源:沼气、石油、煤 C . 碱:NaOH、C2H5OH、Mg(OH)2 D . 混合物:干冰、石灰石、天然气
9、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电线老化着火,马上用水浇灭 B . 燃气泄漏开灯检查 C .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 D . 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CO中毒
10、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分子式为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有关瑞德西韦说法正确的是(  )
A . 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2g B . 瑞德西韦完全氧化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C . 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 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 D . 瑞德西韦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11、分析下列实验图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加入生石灰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B . 等质量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 C . 用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 D .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
12、现有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100g,加入5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5g B . 整个过程中ZnSO4的质量不变 C . 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Fe和单质Cu D . 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二氧化硫分子
(2)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表所示:

物质

微观示意图

(1)一个丙分子共有个原子。
(2)甲、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 选填“得到”或 “失去”)电子。
4、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加热片刻,观察到左侧棉花上的酒精燃烧而右侧棉花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
(2)实验乙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回答一点即可)。
5、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MgSO4的溶解度(选填“>”“<”或“=”)KCl的溶解度。
(2)t2℃时,50g水中最多溶解MgCl2的质量为g。
6、预防新冠病毒需要尽量减少外出,做好8常消毒防护工作。75%乙醇、84消毒液等均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注意“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原理为 ,则X的化学式为

三、流程题(共1小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废液(含FeSO4、MgSO4及一些不溶物)净化实验,步骤如下:

I .往沉降槽中加入适量明矾;

Ⅱ.往反应槽中缓慢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

Ⅲ.通过盛装有活性炭的水槽后,调节溶液的pH=7 ,存在指定容器中。

(1)明矾的作用是;操作X可使固体与液体分离,操作X的名称是
(2)反应槽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甲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氧气可以选用(从C、D、E装置中选择)装置。
(3)实验室使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突出优点是,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某氢气中混有少量的水蒸气,欲使用F、G装置除去少量的水蒸气并收集氢气,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用端口小写字母表示)。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查阅资料]①硫酸钠溶液呈中性;②氫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1)甲实验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此实验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因此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请简要写出补充的实验:
(2)乙实验试管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3)丙实验观察到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上层溶液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丙实验试管内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

[设计实验]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字母序号)。

A.石蕊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氯化镁溶液

(5)[拓展延伸]小组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又联想到学过的氢氧化钙,发现二者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填微粒符号)。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的化学式为
(2)物质C反应生成物质E和F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向10g大理石样品中分两次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巴中市2020年中考化学5月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