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

A . 量筒 B . 试管 C . 烧杯 D . 集气瓶
2、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水可以除去铁锈 B . 铁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C . 铁生锈不是缓慢氧化 D . 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3、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 B . 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 . 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 D . 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 .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 .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D .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 . 溶剂一定是水 C . 溶质一定是固体          D . 溶液一定是无色
6、构建“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华雪同学在化学学习中构建的“碳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碳纳米管具有尺寸小、机械强度高,导电性好等特点。在材料、催化、信息等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图中与碳纳米管对应的点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 两个氧分子﹣﹣O2 B . 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C . 氯酸钾﹣KClO3 D .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洗涤剂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B .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出现放热现象 C .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发生变化 D . 自来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可得到蒸馏水
9、已知K2O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K元素的化合价是()
A . -1 B . 0 C . +1 D . +2
10、下列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灯泡充入稀有气体通电后显示不同的颜色 B . 工业制氧气 C . 多种金属加热融合制合金 D . 燃油产生动力使飞机升空
11、下图是中考实验操作考查中,某些学生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

A.往试管里送入药品

B.过滤

C.加热固体

D.试管口塞胶塞

A . A    B . B    C . C    D . D
12、下列属于环境保护的无关图标是(  )
A . B . C . D .
1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易溶于水 B . 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C . 干冰不是冰 D . 实验室可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CO2
14、氮化镓可用作制芯片材料。如图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氮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 B . 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C . 图中x=18 D . 镓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1
15、已知化学反应: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16、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Na+Cl2 NaCl B . H2O2 H2↑+O2 C . 4P+5O2=2P2O5 D . Fe+CuSO4=FeSO4+Cu
17、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出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 铁钉放人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B . 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黄色变为蓝紫色 C . 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D . 往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1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KCl

MnO2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B

CO2

CO

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

C

银粉

锌粉

加入过量硫酸亚铁溶液,过滤

D

O2

N2

将气体缓慢通过足量灼热的铜丝网

A . A    B . B    C . C    D . D
1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活性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净化饮用水 B . 镁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可用于制作烟花 C . 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 D . 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20、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溶液的体积相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铜片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A . 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反 应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 在上述三个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铜和5%盐酸的实验,则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 . 通过上述三个实验,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 . 通过实验三的反应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汽车尾气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CO和NOx转化为N2和CO2
(1)写出CO和NOx在“催化转化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x=1,CO和N2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3)若x=2.5时,则NOx的化学式为      
2、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氨分子
(2)镁离子
(3)2个磷原子
(4)铝元素
3、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填“1”或“2”)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3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B(填“>”、“<”或“=”,下同)。

②将t3℃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B。

(5)t2℃时,100g水中溶解50gA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gB也刚好达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4、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也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饮食中常用的调料——铁强化酱油,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
(2)近年来,我省多地纷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市街道垃圾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写出一种即可)。

②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某品牌饮料的空易拉罐应收入(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③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用稀盐酸除锈会生成氯化铁和水,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Al(NO33、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B 若滤渣中含有银、铜、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Fe3+、NO3

C 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银、铜、铝

D 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Al3+、Fe2+、Cu2+ , 可能有Ag+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小昆同学要配制8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昆同学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分别为            (水的密度为1g/cm3),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不正确是      ,这种不正确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2、根据下图所给的仪器和实验用品,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组装一套发生并导出氧气的装置,应选取的仪器和用品是AK(请补齐编号)。二氧化锰在该反应发生前后的质量和不会发生没变。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组装一套能控制该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则可选择的仪器和用品是(填编号);若用L装置收集CO2 , 则气体应从口(填“a”或“b)通入,验满的方法是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他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题:

(1)物质B、E的化学式分别为、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反应③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是
(3)反应①、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否相同?(填“相同”或“不同”)。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用铜丝和银丝做实验时,发现久置的铜丝表面能生成绿色的铜锈,兴趣小组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1)(作出猜想)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外,还可能与有关,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

(实验设计)兴趣小组同学取4根铜丝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他们为了除去铜丝表面的污物,实验前应该做的操作是。C瓶中的m应该是

(2)(现象分析)若干天后,发现只有D瓶中的铜丝表面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他瓶中的铜丝表面均无铜锈出现。

实验B、C瓶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3)通过B瓶与D瓶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铜生锈与有关的结论。

(实验结论)由上述四个实验可以分析得出猜想成立,写出铜生锈的化学方程式

(4)(讨论交流)在同样环境下银丝依旧光亮如新,原因是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               
(1)生铁      (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2)取一定量该生铁样品,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