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100g
B . 成年人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 12m/s
C . 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100kg
D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m/s
2、下列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
水中月亮
B .
雨后彩虹
C .
“日环食”
D .
筷子“折断”




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
山间浓雾的生成
B .
雪人没有融化却变小了
C .
河水结冰
D .
菜地里出现了霜




4、如图所示,光线斜射在平面镜上,在墙壁 A 处形成一个光斑,在将平面镜逐渐向上平移的过程中,A处的光斑会( )
A . 在原地不动
B . 先向上移动,再向下移动
C . 向上移动
D . 向下移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时能减小误差
B . 只要物体振动了,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 . 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D . 我们能用手准确的感受出水的温度
6、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应选择在较黑暗的环境下进行
B . 镜中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小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C . 光在玻璃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D . 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 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与蜡烛 B 不再重合
7、2020 年 12 月 22 日 12 时 37 分,首飞成功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顺利将包含智星一号 A星(冠名“昆明一号”卫星)在内的5颗试验性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若说在升空过程中,“昆明一号”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天空中的云彩
B .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
C . 文昌卫星发射台
D . 天空中飞行的客机
8、不同材料组成的甲、乙、丙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者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B . 若将丙的体积增大到3cm3 , 它的密度也变大
C . 若将乙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变为 0.5g/cm3
D . 乙的密度是甲的两倍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小陆在照镜子时,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他走近镜子去看,靠近时,他的脸部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实像”成“虚像”)。
2、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声的(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在演奏时,在场的观众听到的优美的乐器声是通过传播到人耳的。
3、我们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图中的是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4、噪音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是危害很大的,在高速路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减弱噪声,这是在 减弱噪声;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 (选填
“能量”或“信息”)。
5、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 成一条七彩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 红、绿、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6、如图甲所示,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与生活中的 相当,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放大镜;如图乙,望远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当,目镜的成像原理与 相当。(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 由图象可知, 该物质的熔点是℃;在第 2min 时,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8、人的眼睛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远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填“前面”或“后 面”)就会形成远视眼,图中图是矫正远视眼的原理图。
9、一列车匀速行驶至某一隧道,隧道长为 3.1km,列车长为 200m,从列车车头至隧道入口到列车完全通过这个隧道所需时间为 110s;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m/s;合 km/h。
10、嫦娥五号完成了 23 天的太空之旅,携带着 2kg月球土壤样品,顺利完成了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将“月壤”从月球带到地球后,“月壤”的质量;将“月壤”分成两份后,其密度。(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如图 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cm。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2、如图所示,请作出三角形 ABC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C′。(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安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时,应先固定 (选填“A”或“B”)的位置,在固定B的时候,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选填“左”或“右”)图。
(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中的实线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在当时的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5)如图丙所示的图象,虚线显示的是另一小组的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做出的图象,造成图象不一样的原因是 。
2、某小组同学用图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在安装器材时,应将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处于;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 A 位置,移动光屏,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写出一个即可),若用纸板遮住下半部分透镜,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出现完整的像;
(3)当同学们把蜡烛放在B位置时,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 “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同学们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出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
(5)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会慢慢往移动,为了使像继续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移动。(均选填“上”或“下”)
3、如图 所示是小明测量鹅卵石密度的实验步骤。
(1)小明实验前调节好的天平如图甲所示,这一过程中的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小明调节天平使其平衡,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 5g 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直至天平 横梁平衡。
(3)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该鹅卵石的质量是g。
(4)小明利用量筒测量鹅卵石体积的步骤如图丁所示,则该鹅卵石的体积为cm3。
(5)计算出这块鹅卵石的密度为kg/m3。
(6)如果将实验步骤(3)、(4)互换一下,测出鹅卵石的密度将偏填“大”或“小”)。
理由是。
五、计算题(共3小题)
1、甲、乙两车同时相向而行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所示,求:
(1)甲车的平均速度;
(2)乙车的平均速度;
(3)若在甲车走过 240m 时两车相遇,此时乙车走过的路程。
2、一个铜球的质量为356g,体积是50cm3 , 已知ρ铜=8.9×103kg/m3。请用两种方法判断这个铜球是不是空心的。
3、一个空瓶的质量为 1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 600g。若先将瓶内装一些金属粒使瓶和金属粒的总质量为778g,然后将瓶内再装水至满瓶(此时金属粒完全浸没在水中),称出瓶的总质量为 1218g。求:
(1)空瓶的容积;
(2)金属粒的体积;
(3)金属粒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