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初级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

A . 清除可燃物 B . 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 . 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 . 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下列实验只能反映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 检验是否是O2   B . 铁丝浸在硫酸铜溶液中 C . 证明H2比空气轻   D . 倾倒CO2
3、一定条件下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A . 氧气    B . 氧分子    C . 氧元素    D . 氧化物
4、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其中常用作除去臭味的试剂是()
A . 漂白粉 B . 活性炭 C . 氯气 D . 明矾
5、下列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沼气生产 B . 石油蒸馏 C . 转炉炼钢 D . 高炉炼铁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B . 石油 C . 水煤气 D . 甲烷
7、根据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可以防锈 B . 可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泄漏 C . 用铁锅烹饪会在食物中留有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D .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8、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 用潮汐发电 B . 用电灯照明 C . 用干电池作电源 D . 用电动机带动水泵将水抽到高处
9、用金属的性质解释有关事实,错误的是(  )
A . 因为铁比铜活泼,更易锈蚀,所以铜器比铁器更容易保存到今 B . 因为铝制品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所以不要磨损铝的表面 C . 因为铁易与空气中的H2O、O2反应,所以常在铁器表面覆盖油漆作保护层 D . 因为铁比锌活泼,所以常将锌镀在铁的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
10、用下列物质做燃料时,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  )
A . 原煤 B . 天然气 C . 氢气 D . 酒精
11、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飞船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的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2NH4ClO4=N2↑+4H2O+X+2O2↑,则X的化学式为(  )
A . HCl B . ClO2 C . Cl2 D . HClO
12、ClO2是生产饮用水的新一代消毒剂。从物质分类来看,ClO2属于(  )
A . 氧化物 B . C . D .
13、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则x为(  )
A . 2 B . 4 C . 3 D . 6
1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
A . 元素 B . 单质 C . 分子 D . 氧化物
15、某电镀厂排出污水的 ,并含有硫酸铜,要除去有毒的硫酸铜,同时调节 至中性,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 . 生石灰 B . 氯化钡 C . 硝酸银 D . 碳酸钙
16、下列与化学有关问题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国家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问题通常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B . 我国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 . 严禁饮用工业酒精,因为含甲醇,饮用后双目失明,甚至死亡 D . 国家提倡少用或不用含磷洗衣粉,这是由于磷使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
17、下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镁原子结构图中X=8 B .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C . 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 D . 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18、有X、Y、Z、W四种金属,已知用X制的容器不能盛Z的盐溶液,X跟Y的盐溶液不反应;只有W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 Z>Y>X>W B . X>Z>Y>W C . Y>X>Z>W D . Y>Z>X>W
1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20g甲和20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甲、乙),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B . 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C . 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2005年7月,美国“深度撞击”飞行器成功炮轰坦普尔1号彗星,其撞击器采用的是一种含铍(一种金属)3%的铜合金。关于合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合金是化合物 B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 . 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D . 合金只能由金属与金属熔合而成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1)两个氧原子
(2)2个碳酸根离子
(3)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正五价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氢气  B、纯碱  C、氮气  D、干冰  E、石油  F、烧碱  G、尿素  H、聚氯乙烯”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被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是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
(4)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
(5)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3、现有试管、漏斗、酒精灯、集气瓶、玻璃棒、药匙、滴管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
(1)用于转移液体引流的是
(2)用作物质在气体中燃烧的反应容器是
(3)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4)用于取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4、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初中化学涉及到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很多,请任写一个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
(2)向装有某无色溶液A中试管中加入固体B后,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请写出符合该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1—3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IA

0

1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

3

Z

(1)相对原子质量为20.18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为,核电荷数为7的元素属于(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第二周期共有种元素,该周期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填“递增”或“递减”)。
(3)3号元素和11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数相同;周期表中Z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6、2011年11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与较粗的可吸入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一般而言,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有机物的挥发等。
(1)下途径中,产生PM2.5相对较少的是_____ (1)
A . 道路扬尘       B . 煤炭发电      C . 炼制石油      D . 汽车尾气
(2)减少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出的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如图是自然界碳、氧循环简图

a.图中③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

b.写出图中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              
(1)把分别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放在地上,小心的向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不要搅动,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说明
(2)碘酒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消毒剂,其溶剂是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

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甲,E.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C+E→丙+D

六、实验题(共1小题)

1、过氧化氢溶液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O2和H2O,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2)写出该方法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收集一瓶纯净的O2 , 应选择装置(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O2 , 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4)写出用该装置制取另外2种气体的化学式:
(5)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KMnO4加热制取O2 , 优点是(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6)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
(1)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实验时需将镁条进行打磨,其目的是

(2)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4)研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

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性,(选填“酸”“碱”或“中”)。

(5)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振荡显红色,说明乙同学所得溶液呈性。对此现象,乙同学重复如上实验,得到同样结果。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猜想Ⅰ:氯化镁溶液使酚酞变红色;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与思考)

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乙同学为完成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结论)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

八、计算题(共2小题)

1、近几年脑黄金(DHA)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脑黄金在医药、食品行业中前景非常广阔,脑黄金的化学式为C25H51COOH,试计算:
(1)脑黄金中碳、氢、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等于
(2)脑黄金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请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稀硫酸

150g

100g

100g

加入的铁样品

6g

6g

10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155.8g

105.8g

109.8g

(1)三位同学中(填甲、乙或丙)所取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的质量为25.48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初级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