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

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④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

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A . ②③⑤⑥ B . ①②④⑥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③④⑤
2、某同学就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取m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试验,合理的是(  )

A .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 VmL气体 B . 与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1g固体 C . 与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操,得到m2g固体 D . 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 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 m3g
3、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 霉变大米用水洗净后可以继续食用 B . 农业上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 .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可作调味品 D . 稀有气体可用作焊接保护气
4、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 B .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C . 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 .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5、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利用化学方法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B . 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 . 要防止“白色污染”,就不能使用塑料制品 D .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保护环境
6、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农民有时会向农田撒些熟石灰,以调节土壤的pH。这些地区土壤的pH可能是(   )
A . =7 B . >7 C . <7 D . 无法确定
7、下列化学观点正确的是(     )
A . 气球吹爆是化学变化 B . 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 .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 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8、2014年7月起,乒乓球国际比赛启用一种新型塑料球,生产这种乒乓球的塑料属于(   )
A . 无机材料 B . 合成材料 C . 复合材料 D . 天然材料
9、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小明灼烧棉花、羊毛、涤纶三种纤维得到下列气味,则棉花、羊毛的编号分别为(   )

纤维编号

灼烧时气味

特殊气味

烧纸气味

烧焦羽毛味

A . ①② B . ③① C . ②③ D . 无法断定
10、铝有许多优良的性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是利用其延展性好的是(   )
A . 铝制水壶 B . 铝合金门窗 C . 铝制高压线 D . 铝箔做包装品材料
11、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 ℃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B . 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C . 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 . 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12、菜刀用铁制而不用铅制的原因是(     )
A . 铁的硬度大,铅的硬度小 B . 铁的熔点高,铅的熔点低 C . 铁的密度大,铅的密度小 D . 铁的导电性好,铅的导电性差
13、配制500 g 0.9%的生理盐水,不需要的仪器是(   )
A . 烧杯 B . 量筒 C . 蒸发皿 D . 玻璃棒
14、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C . 加热氯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D . 20 ℃时向蔗糖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
15、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t1℃时,M、N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 . t2℃时,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 D . 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改变
1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蒸发食盐水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17、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 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 B . 氧化钙与水反应 C . 氢氧化钾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D . 高温煅烧石灰石
18、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100 g,下列操作不正确的图示是(     )
A . 取用氯化钠固体 B . 量取蒸馏水 C . 氯化钠溶解 D . 溶液装瓶贴签
19、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Y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Y表面产生气泡而X没有。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X>Y>Z B . Y>X>Z C . Z>X>Y D . Z>Y>X
20、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能含有铜 B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根 D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

1、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3)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碳铵是农业上一种常见的氮肥,如图是包装袋上的文字说明,使用时,施加在农作物根部附近,盖土或用水灌溉,切忌暴晒,它在碱性土壤中会失效(放出NH3、生成水和正盐)。据此:

(1)碳铵的性质是
(2)若改良酸性土壤时,向土壤中施加了熟石灰,当向土壤中施加碳铵,造成肥分流失的化学反应是
3、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B . 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 . 用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 . 施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
4、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问题:
(1)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面上,这是利用铁的性。
(2)铁和铝都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它们的性。
(3)用金属钨做白炽灯的灯丝,这是利用了钨的
(4)铝能制成很薄的铝箔,这是利用铝的性。
(5)金属纽扣表面涂的“银粉”实际上是粉。
(6)体温计中液态的“银”是
(7)热水瓶胆壁的金属是
(8)为何铁制锅铲需要加上木柄或塑料柄
(9)联合国卫生组织为什么推荐使用中国的铁锅
5、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

图片_x0020_2085171997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填标号)。

A 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6、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主要含NaCl和MgCl2等)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上述步骤中试剂①应过量,理由是
(2)请写出Mg(OH)2沉淀与试剂②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得到金属镁和物质A,氢气在物质A中燃烧生成物质B,则物质A和B的化学式分别为:A,B
7、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酸、碱、盐,请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建筑用的石灰石
(2)碱面中的碳酸钠
(3)消毒用的高锰酸钾
(4)胃酸中的盐酸
(5)配制波尔多液的硫酸铜
8、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如:
(1)农业上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物质是
(2)医疗上可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视为盐酸),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何检验某硫酸厂排出的废水是否具有酸性?请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方案一:

方案二:

(4)取某硫酸厂排出的一定体积的废水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若改用与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上述一定体积的废水混合,则所得溶液的pH7(填“>”、“<”或“=”)。
9、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以(填“单质”“化合物”)形式存在。
(2)超市中有许多小包装食品,它们的包装材料是符合卫生标准的铝箔。铝可以压成铝箔,说明铝有良好的
(3)美国男子乔纳森用一大束氦气球绑在椅子上将自己送上了天空,实现了人类首次靠氦气球穿越了英吉利海峡。氢气密度比氦气密度小,乔纳森利用了氦气而不是氢气做填充气体,是因为氦气具有性。
10、          
(1)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

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

少量

较多

很多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有关.

(3)(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足量盐酸

,白色沉淀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

猜想二不正确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拓展延伸)足量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并且碱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从而促使白色碱式氯化镁的生成.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