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十八县大联考2020年中考理综-化学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人体摄入充足蛋白质可以增强机体抵抗病毒的能力,下列富含蛋白质的食材是(  )
A . 面粉 B . 黄瓜 C . 鸡蛋 D . 花生油
2、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实验活动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药 B . 称量 C . 量取 D . 溶解固体
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B .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以钠离子的形式存在 C . 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所以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D . 钛的元素符号为Ti,钛合金可用于制造船舶、人造骨等
4、在“新冠肺炎”的防疫中,人们通常用84消毒液进行卫生消毒。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 ,具有一定腐蚀性。其消毒原理是NaClO水解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次氯酸) 。HClO是一种较弱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使其变性,因而能够起到消毒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都属于酸 B . 次氯酸钠和次氯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相同 C . 次氯酸钠和次氯酸中氯元素化合价不同 D . 在用肥皂洗衣服时不宜同时加入84消毒液
5、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红磷具有可燃性,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具有可燃性的物质都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点燃氢气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及主要实验操作

A

氯化钠(氯化镁)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硝酸钠溶液(硫酸钠)

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

C

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D

氧气(氮气)

缓慢通过灼热的铜网

A . A B . B C . C D . D
7、利用数据传感器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颗粒大小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 B . ①②最终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 C . 由a、b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 D . 用不同浓度的稀盐酸与不同形状的碳酸钙反应,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8、中国古代通过“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文化和技术交流。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水铸锭 B . 谷物酿酒 C . 稻草造纸 D . 瓷器烧制
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冰块容易被敲碎,是因为分子可以再分 B . 牡丹花茶,香气四溢,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C . 夏天湿衣服干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 . “可燃冰”易升华,升华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增大,分子大小不变
10、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下作法不合理的是(    )
A . 关停重污染企业 B . 露天焚烧作物秸秆 C .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D .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 . 灼烧羊毛线会产生烧焦羽毛味 C . 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D . 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处会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12、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澳大利亚发生的山林大火,导致大量林地被烧毁,超10亿动物葬身火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灭火时,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B . 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 C . 发生森林火灾时,降雨能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 . 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

1、在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前线,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才能避免被感染。

(1)KN95口罩主要由隔离层、过滤层和亲肤层等组成,可以有效防护病毒入侵人体,防护原理和(填实验操作)相似。生活中还有利用该原理的物品有 (任写一例)。
(2)穿上防护服后,护目镜上会布满小水珠,水珠是由于而形成的。
2、自行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行车上标出的部件由类材料制成。
(2)自行车上各部件都采用了哪些防锈措施(任写一条,写清部件及对应防锈措施)
(3)要降低车速需要紧捏车闸,这是通过的方式增大钢圈受到的摩擦。
3、化学知识与生活和环境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喝汽水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
(2)爸爸买了硫酸铵化肥准备给菜地施用,小明告诉爸爸这种化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其原因是
(3)凡凡在网上购买了纯棉卫衣,她选择的衣服面料优点是(答一点即可)。
(4)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是 。
(5)有些生活中的饮用水含有过多的钙、镁离子,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试剂Y是 ,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2)B实验中加热通入CO2后的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3)C实验中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汽油中,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有关。
5、已知A~G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与B的反应在工业上可用于高炉炼铁,B为红棕色固体氧化物,E中含有两种元素,F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一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写出D的一种用途:
(3)G→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写出F→E的反应中用于鉴别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一根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两端开口,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溶液的玻璃瓶,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制成一个简易气压计,如甲图所示。

(1)细玻璃管内的液柱是由于瓶内的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的大气压而形成的。拿着这个瓶子从一楼到五楼(不用手直接拿瓶子),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在上一步的操作中“不用手直接拿瓶子”的原因是
(3)若在瓶中装满液体,如乙图所示,用力捏玻璃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液柱会上升,这是因为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1)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CaO+H2O=Ca(OH)2

(写化学方程式)。

(2)探究活动Ⅰ: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雨猜想是CaCO3 , 小亮猜想是CaCO3和Ca(OH)2

小亮猜想含有Ca(OH)2的理由是

(3)【实验验证】1.小雨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2.小亮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反思评价】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雨的实验不足以确定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证明了小亮的猜想是正确的,由此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4)探究活动Ⅱ: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Na2CO3;猜想三: 。

【讨论交流】结合对固体A成分的探究,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

【实验验证】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三正确。

四、计算应用题(共1小题)

1、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某金属镁样品(含少量杂质,杂质不含镁、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进行如下实验,请计算

(1)生成氢气总质量为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石家庄市十八县大联考2020年中考理综-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