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新区中路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某些食物的近似pH为:牛奶6.3~6.6,葡萄3.5~4.5,玉米粥6.8~8.0,苹果2.9~3.3,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葡萄
B . 牛奶
C . 苹果
D . 玉米粥
2、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 . 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g
D . 锂原子核内有3个中子
3、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A . 利用风力发电:增加绿化面积
B . 垃圾分类处理: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C . 节约用水用电:低碳出行减少开车次数
D . 将废气排到高空:用工业废水浇菜
4、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蜡烛燃烧
B . 光合作用
C . 冰川融化
D . 燃放烟花
5、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 .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D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亚硫酸钾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B . 水通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
C . 可以使用硝酸钡溶液来鉴别硫酸钠和碳酸钠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7、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蒸发食盐水时,先在铁圈上放置蒸发皿,后放酒精灯
B .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中撤离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
D . 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取出,后停止加热
8、维生素 C(C6H8O6)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维生素 C 由 6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6 个氧原子构成
B . 维生素 C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维生素 C 可以预防坏血病的发生
D . 维生素 C 属于有机物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
1、阿司匹林(分子式为C9H8O4)是一种常用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头痛等疾病.某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1)阿斯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阿斯匹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5mg阿斯匹林中含碳元素的质量 ;
(3)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时,病人每天服用阿斯匹林肠溶片的最大量是 片.
2、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2H
C.Fe
D. .
3、在硫酸铜、碳酸氢铵、大理石、活性炭四种物质中,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可用于制波尔多液的是,可用作化肥的是,可用作冰箱除臭剂的是.
4、如图为家庭中常见的电热水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不锈钢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用铜做电源插头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2)一段时间后,小亮发现壶底出现水垢,可利用厨房中的除掉水垢;小亮怀疑当地水是硬水,他可用方法降低水的加热煮沸硬度。
(3)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 ②过滤 ③蒸馏 ④活性炭吸附 ⑤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填序号)。
5、某同学为验证炭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CO又有CO2 , 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进行实验)
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B装置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3)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目的是;
(4)根据设计意图,观察到(填写实验现象)时,证明混合气体中既有CO又有CO2;
(5)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流程设计中的一处明显不足是.
(6)(反思)
写出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以下是由废铜料(含铁)生产硫酸铜晶体的流程。
(1)B的化学式为,操作a的名称是。玻璃棒的作用
(2)②的反应基本类型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试剂X为稀硫酸,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Cu+2H2SO4
(浓)
CuSO4+SO2↑+2H2O.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对比途径I、Ⅱ,途径I的优点有:不产生有害气体和。

7、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氯化钠溶解度(克) |
35.8 |
36.0 |
36.3 |
36.4 |
37.0 |
37.3 |
37.8 |
硝酸钾溶解度(克)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写出硝酸钾和氯化钠具相同溶解度时的温度范围(限表中相邻两个温度之间);
(2)50℃,向100克水中加入9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的溶液质量为;
(3)计算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8、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 CaCO3)生成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CaCO3)的含量,现称取 24.0g 石灰石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操作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剩余固体质量 |
21.6g |
19.2g |
15.2g |
15.2g |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