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思源实验学校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6小题)




浸泡天数/损耗率/pH值 | 30天 | 60天 | 90天 |
pH=1 | 68.80% | 100% | |
pH=2 | 39.60% | 85.20% | 100% |
pH=7 | 0.70% | 1.30% | 1.50% |
pH=12 | 5.50% | 7.20% | 8.50% |
pH=13 | 6.50% | 8.50% | 10.00% |
由此可知磷酸镁水泥耐损耗性能在( )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温度(C)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食盐(克) |
35.5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38.3 |
38.9 |
39.8 |
图乙
假设C时刻溶液的温度为90℃,请你查找资料计算出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溶解时,溶解不够充分②过滤时,滤渣没有清洗③蒸发时,液滴飞残
④蒸发后所得的食盐很潮湿⑤转移后,蒸发皿上还沾有食盐
材料一:早在17世纪,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热金属,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再次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金属灰的质量比反应前的金属质量大。
村料二: 1756 年,俄国化学家洛蒙诺索夫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加热金属锡,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燃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因此提出了质量守恒假说。
村料三: 1774 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生成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再次对该假设加以论证。
请回答以下问题: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