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 . Al B . Cl C . Ne D . Si
2、下列气体含量过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氮气 C . 氧气 D . 水蒸气
3、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面粉 B . 食盐 C . 牛奶 D . 食用油
4、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
A . 烧碱 B . 石灰石 C . 熟石灰 D . 稀硫酸
5、属于钾肥的是(   )
A . K2CO3 B . NH4NO3 C . CO(NH2)2 D . CO2
6、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的是(   )
A . KNO3 B . Mg C . NaCl D . CuCl2
7、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 酒精 B . 二氧化碳 C . 活性炭 D . 碳酸
8、K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0 B . -3 C . +2 D . +5
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
A . 金刚石、钻石 B . C60、石墨 C . 氧气、液氧 D . 银、汞
10、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取块状固体 C . 滴加液体 D . 读取液体体积
11、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二氧化硫 B . 打开盛放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上方有大量白烟 C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D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
12、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 大理石做建筑材料 B . 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C . 氢氧化钠溶液用于清除铁锈 D . 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1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 . 分子种类 B . 分子间距 C . 分子的化学性质 D . 原子种类
14、与氧气有关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A . 制取 B . 收集 C . 验满 D . 性质
15、有关CuSO4·5H2O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CuSO4·5H2O中含5mol氧原子 B . 是一种混合物 C . 摩尔质量为250 D . 俗称胆矾或蓝矾
16、含氧元素质量相同的H2O2和H2O,具有相同的(   )
A . 氢元素质量 B . 分子个数 C . 氧原子个数 D . 质量
17、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探究MnO2

加快H2O2反应速率

B. 验证质量守恒

定律

C. 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

D. 测量收集

氧气的体积

A . A B . B C . C D . D
18、对 2NaOH+CuSO4=Na2SO4+Cu(OH)2↓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伴随蓝色絮状沉淀的产生 B . 恰好反应后溶液呈无色 C . 元素的存在形态均无变化 D . 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19、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B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HCl

加过量的碳酸钙后过滤

C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KNO3

降温结晶后过滤

D

除去H2中的CO

通过灼热的CuO

A . A B . B C . C D . D
20、在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中滴入某种液体,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 . 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C . 滴入的可能是碱溶液 D . 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二、填空题(共21分)(共3小题)

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健康。

(1)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见图,

甲是;乙中含多种气体,其中可用于填充飞艇且性质稳定的气体名称是;许多物质能够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性;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有性,以减少污染物的吸入。

(2)我们需要清洁的水源。自来水生产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3)我们需要清洁、高效的能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中,最清洁的燃料是。酒精(C2H5OH)也可以作燃料,酒精由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2、某小组同学欲提纯粗盐(只含氯化钠和少量泥沙)样品,实验过程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10

20

30

40

60

溶解度/g/100g水

35.8

36.0

36.1

36.4

37.1

(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
(2)操作III的名称是,其原理是依据的性质进行提纯。
(3)最终提纯所得精盐质量偏少,可能的原因是(选填编号)。

a.操作Ⅱ中食盐未完全溶解就进行操作Ⅲ       b.操作Ⅲ中有滤渣漏入承接液体的烧杯

c.操作Ⅱ、Ⅳ实验过程中有物质溅出           d.操作Ⅳ蒸发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

(4)溶解粗盐时,加入20℃水合适的量约为(选填“20”、“30”或“50”)mL。
(5)称取4.5g提纯的精盐,可配制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溶液g。
3、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如甲图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红色褪去,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是(填“升高”或“降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乙图所示,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 , 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如丙图。

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则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丙内所有物质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将甲烧杯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全部加入充分搅拌后测得溶液pH为3。

在将甲烧杯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最终大烧杯中除了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最后,调节pH接近7,达到排放标准。

三、简答题(共19分)(共2小题)

1、实验室欲制备二氧化碳。

(1)市售浓盐酸的标签局部见右图,标签中“36%”的含义是。为使制备过程中二氧化碳平稳地产生且较纯净,应将该浓盐酸稀释。
(2)宜选择的固体药品是(选填编号)。

a.粉末状石灰石                       b.块状大理石

c.粉末状熟石灰                       d.块状生石灰

(3)为方便地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 (选填编号),仪器p的名称是

(4)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从(选填“m”或“n”)端进入。
(5)反应生成了0.15mol二氧化碳,求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某学习小组同学欲利用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制备金属铜,并进行相关的实验。
(1)【实验一】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打开弹簧夹,通入氮气。

步骤二:关闭弹簧夹,将A、B、C装置连接,并开始加热至A中固体质量不变,停止加热。

 

通入氮气的作用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有黑色固体生成,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除了生成氧化铜,还生成了。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二】用【实验一】中产生的氧化铜制备金属铜。

方法1:用一定量碳粉与【实验一】中产生的氧化铜加热制取铜并检验产物。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G中溶液变浑浊。 E中试管内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F的作用是

(3)实验反思:为何【实验一】中步骤二需要加热至A中固体质量不变,才停止加热。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4)方法2:取适量【实验一】中产生的氧化铜,依据下列实验流程制取金属铜。

步骤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观察到的现象是;步骤Ⅱ中滤渣的成分是,在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5)实验反思:在【实验二】中,你认为方法2优于方法1的理由是(写一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长宁区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