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3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2、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 .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 .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3、有一闹钟正在响铃,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使其响铃声音减弱,这是(   )
A . 在发声处减弱噪声 B . 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 C .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 为了使闹钟的使用寿命延长
4、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际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 倒车雷达 C . 医生给病人做B超 D . 超声波清洗眼睛
6、如图所示,当用吹风机对着倒扣在水中的圆底烧瓶吹热风时,关于瓶内液面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


A . 下降 B . 上升 C . 不变 D . 先上升后下降
7、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熔化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是( )
A . B . C . D .
8、2017年4月,中国航天的“快递小哥”--“天舟一号”在太空中与“天宫二号”空间站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此时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天宫二号” B . 太阳 C . “天舟一号” D . 地球
9、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的近代科学,被后人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 . 牛顿 B . 伽利略 C . 瓦特 D . 焦耳
10、以下关于科学探究活动的要素排序正确的是(   )
A . 观察-------提出疑问-------形成猜想-------证实猜想 B . 提出疑问-------观察------- 形成猜想------- 证实猜想 C . 形成猜想-------提出疑问 -------观察-------证实猜想 D . 观察 -------形成猜想-------提出疑问 -------证实猜想
11、小明听到室外的歌声,说这是小芳在唱歌,这体现了声音特性中的(   )
A . 振幅 B . 音调 C . 响度 D . 音色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B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 . 离音箱近时听到的声音更大,是因为声源振动的更快 D . 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13、下列措施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 . 盖上酒精灯的灯帽 B . 用地膜覆盖育有秧苗的农田 C . 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D . 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密封袋保存
14、体育课上,近处的同学听到了老师发出的口令,而远处的同学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 . 老师发出声音的频率较低 B . 老师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好 C . 远处同学听到声音的音调较低 D . 远处同学听到声音的响度较小
15、观察图所示水沸腾前后的照片,得到关于气泡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20

A . 沸腾前没有气泡 B . 沸腾前后气泡没有变化 C . 沸腾后的气泡比沸腾前的大 D . 沸腾后的气泡只出现在水面处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 B . 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 . 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2、下表是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介质

水(0℃)

水(15℃)

水(20℃)

冰(0℃)

软橡胶

软木

铁(棒)

v/(m·s-1)

1440

1470

1480

3230

45

500

5200

A . 液态介质中声速大小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B . 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物态有关 C . 固态介质中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D .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3、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操作中,不能够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关系”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22 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B . 图片_x0020_100023 用相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C . 图片_x0020_100024 使音叉发出不同的响度,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D . 图片_x0020_100025 小刚轻声说话,小丽通过“土电话”听到小刚的声音
4、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图片_x0020_1378683983

A . 0~5s,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B . 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C . 0~15s,甲、乙两车路程相等 D . 10~20s,乙车处于静止状态
5、在学习升华和凝华这部分内容时,同学们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并塞紧盖子.小阳同学将试管放入热水中加热,小明同学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已知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阳和小红的试管中都会出现紫色碘蒸气 B . 小阳的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C . 小红的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D . 小阳和小红的实验都能证明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声音在      不能传播。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cm=m
(2)6 min= s
(3)15m/s= km/h
(4)5nm= m
3、奔腾的江河,皑皑的冰山雪岭,浩瀚的海洋,飘荡的白云……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成小水滴,有的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4、火箭在大气中飞行的时候,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部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升华,此过程需要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使得火箭头部温度不致过高.
5、目前,在很多高速路上都有“区间测速”装置,用于监测汽车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如果汽车的平均速度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就被判为超速。图所示为某段高速路上的区间测速标志。该区间的路程为60km,最高限速是km/h。现在有一辆汽车通过该测速区间的起点和终点时的速度分别为95km/h和90km/h,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为30min,则这辆汽车通过该区间被判为(选填“超速”或“未超速”)。

图片_x0020_739672295

6、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cm。

图片_x0020_100028

7、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产生的;显著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观察到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导致声音的不同.

图片_x0020_100029

8、小芳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本领与什么因素有关”。她用两个相同的烧瓶,分别在烧瓶外壁涂上一层白色(左)和黑色(右)的广告颜料(如图所示),在烧瓶中装入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一起放在阳光下。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烧瓶中水的温度。照射相同的时间后,发现黑色烧瓶中水的温度较高。由此可知,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本领的强弱与物体的有关。

图片_x0020_1779557908 图片_x0020_2137765361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晓轩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蜡和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要一种测量工具是
(2)晓轩先探究蜡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他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蜡的状态。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t=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蜡的温度是℃。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T/℃

42

44

46

49

50

51

52

(3)晓轩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蜡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晓轩向另一个试管中放入碎冰,继续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他仍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冰的状态。他利用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熔化持续了min。他还观察到:当时间t=4min时,该物质处于态。
2、小亮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图片_x0020_100033

(1)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温度和
(2)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3)实验中通过现象识别水是否沸腾;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水沸腾时温度(选填:“变化”或“不变”);
(5)停止用酒精灯加热后,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可能是
3、小阳用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量平均速度。

图片_x0020_513404235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      
(3)小车通过全程s1的平均速度为v1 , 通过上半段路程s2的平均速度为v2 , 则v1      v2
(4)小阳还想探究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上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他应该让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通过测量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所用的      来比较平均速度。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热   管

如图甲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金属管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而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

热管是两端封闭的金属管(如图乙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其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他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图片_x0020_100031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选填“开始”或“停止”)“制冷”.

六、简答题(共1小题)

1、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是0℃的房间中,冰能否继续熔化,为什么?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图中的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全长55km.若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通过港珠澳大桥,需要用多少分钟?

图片_x0020_100036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13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