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列叙述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石蜡熔化,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 煤干馏,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 . 钢铁生锈,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D . 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2、下面是一名中学生午餐食物的一部分,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米饭 B . 鲜酿橙汁 C . 鲫鱼炖蛋 D . 凉拌西红柿
3、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
A . 风能属于“绿色能源” B . 任意排放生活和工业废水不会污染环境 C .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 D . 大量使用天然气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4、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是(   )
A . 纯净物:金刚石、冰、干冰 B . 有机物:碳酸钠、醋酸、酒精 C . 复合肥:硝酸钾、磷酸二氢钾、尿素 D . 合成材料;铝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不正确是(   )

A . 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 . 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 .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 . 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
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 稀释浓硫酸 C . 闻药品气味 D . 测溶液的pH
7、如图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 氯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图中n的值为8 C .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D . 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8、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一个碳原子, 代表一个氢原子, 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   )是

A .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 .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 .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 . 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9、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煤,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污染物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形成酸雨。某发电厂处理NO2的反应原理为 ,则X的化学式是(   )
A . NO B . N2 C . CO D . NH4
10、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 Cu、CuO、CuSO4 B . CaCO3、CaO、Ca(OH)2 C . H2O、H2CO3、CO2 D . KCl、KNO3、K2CO3
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是(   )

选项

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铜(铁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

氯化钙溶液(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C

水(有异味的物质)

活性炭,吸附

D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点燃

A . A   B . B   C . D . D
12、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Cl-、NO3-、K+、Na+ B . SO42-、NO3-、K+、OH- C . CO32-、SO42-、Mg2+ D . NH4+、 Cl-、Ag+、K+
13、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下列有关质量关系图像中不正确是(   )
A . B . C . D .
14、某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38g该H2O2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 . 1.6g B . 2g C . 4.2g D . 8.5g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炒莱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为;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其中可用于工业炼铁的是
2、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在宇航工业中使用,氢氧燃料电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氢能源的优点是(写一条即可)。
3、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二氧化钛(TiO2)是制备化学电源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其工业制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四氯化钛和一种气体单质反应制得,同时生成氯气(Cl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4、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35.8

36.0

36.1

36.4

37.1

38.0

39.21

(1)20℃时,15g水中溶解g氯化钠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2)粗盐(含有泥沙的氯化钠)提纯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溶液A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操作Ⅱ是

5、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
(1)最简单的有机物作燃料
(2)服用含小苏打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6、向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
(1)写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
(2)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如何变化?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写一个即可)
7、如图为验证Na2O2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将A中产生的潮湿CO2通入到足量的Na2O2粉末中,充分反应,已知:Na2O2与水作用生成一种碱和O2 , 与CO2作用生成碳酸盐和O2

(1)请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
(2)若由C装置收集反应后的气体,请把C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8、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的操作有:①溶解;②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④过滤;⑤加入适量稀硫酸;⑥蒸发、结晶。
(1)过滤后溶液中的溶质有几种
(2)上述实验中还有不足之处,请你加以改正
(3)请写出加入NaOH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生活中常用铜丝做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铝制品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盐酸除铁锈的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A,B,C,D,E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具有挥发性,C是铁锈的主要成分,E的固体溶于水放热。图中"一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D的化学式为
(2)A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请写出实验室用发生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常用B或C装置制二氧化碳,请说明理由,C装置的优点是
(3)将上述实验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一段时间后为了探究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反应完全,甲同学提出往试管中满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反应;乙同学提出往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完全反应。你认为甲、乙同学的方案是否合理?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4)为测定某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称取12g的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73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请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