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外出旅游,照相机是我们常用的工具,它能记录我们沿途所见的美丽风光,在照相机构造中有一个关键的成像光学元件,它相当于一个( )
A . 反光镜
B . 凹面镜
C . 平面镜
D . 凸透镜
2、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声聚焦”装置,它是一个像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如图所示.当小明将耳朵靠近装置的固定架的中心时,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变大了,这是因为“声聚焦”使远处传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结果改变了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音调和响度
3、甲、乙两条光线射至界面并被反射,由图可知甲、乙两条光线的反射角分别为( )
A . 90°,60°
B . 90°,30°
C . 0°,60°
D . 0°,30°
4、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表盘此时实际时刻是( )
A . 5点40分
B . 5点20分
C . 8点27分
D . 6点40分
5、对于密度公式ρ=
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 同种物质的质量m与它的体积V成正比
B . 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它的质量m成正比
C . 同种物质的密度ρ与它的体积V成反比
D . 物质的密度ρ与其质量m成正比,与其体积V成反比
6、如图是自然界中关于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其对应的条件,其中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凝华
B . 液化
C . 蒸发
D . 熔化
7、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他去上学时,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1m/s,为了不迟到后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3m/s,他上学的整个路程平均速度为( )
A . 2m/s
B . 1.5m/s
C . 1.6m/s
D . 1.8m/s
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 . 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C . 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反射现象
D . 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屏幕能反射各种色光
9、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38.5℃
B . 普通住宅的层高约为 1.5m
C . 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 60s
D . 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 60g
10、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舞台激光
B .
海市蜃楼
C .
绿树成荫
D .
水中倒影




11、下列选项中表示非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
A .
B .
C .
D .




12、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 放入沸水中煮
B . 放入温水中泡
C . 在酒精灯上烧
D . 用酒精棉花擦洗
13、用天平和量杯称量某液体时,量杯及杯中液体的总质量记为m,杯中液体的体积记为V,根据称量的数据作出m-V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 )
A . 该液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 量杯的质量为5g
C . 液体的密度是 0.8g/cm3
D . 20L这种液体的质量为50kg
14、关于声现象,下判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 .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 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5、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上,钟南山与“抗疫英雄”们用铿锵有力的话语,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重含义。不看画面我们也能够清楚地辨别出钟南山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特性?(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振幅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是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正方体a和b,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另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分别如图所示,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a/b),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cm3 .
2、如图所示的透镜是透镜,此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如果将透镜远离所观察的“镜”字,通过透镜将会看到“镜”字是的(选填“放大”或“缩小”)。
3、冬天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熔化时热量。此时观察雪地感觉特别的刺眼,这是因为光在雪的表面发生了。
4、色光的三原色包括红、绿和三色。生活中不同颜色的光具不同的作用,如红外线可以,紫外线可以。
5、2020年4月9日下午14:00,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结束了在贵阳14天的休整,即将启程返回医院。凯旋之刻,警车护卫匀速前行,现场人们听到车辆的鸣笛声是通过传播的,以编队中某辆警车为参照物,其他警车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用手电筒垂直照射放在白纸上的一面镜子,从侧面观察,是镜子亮还是白纸亮?这是为什么呢?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F是透镜两个焦点所在的位置,一条光线平行主光轴射向凸透镜,请作出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见图)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10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利用图9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①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填“上”或“下”)调节;
②当烛焰距凸透镜30 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且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表明水在沸腾。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选填“空气”或“水蒸气”),杯口的“白气”是(选填“液态”或“气态”);
(3)如图所示,是小明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的水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水面上的气压(选填“大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仔细观察图像还发现:加热5min后到水沸腾前,水的温度升高得慢一些,水温升得慢的主要原因是。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一空瓶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g.若在空瓶中放入一金属块,测得金属块与瓶子的总质量为1000g,然后再往瓶中装满水测得瓶子、金属块和水三者的总质量为1400g,则:
物质 |
金 |
铅 |
铜 |
铁 |
铝 |
密度/(g/cm3 ) |
19.3 |
11.3 |
8.9 |
7.9 |
2.7 |
(1)求瓶子的容积;
(2)求金属块的体积;
(3)求金属块的密度,并判断它可能是什么金属?
2、某工程队在一次爆破中,用来填装炸药的炮孔横截面积12.5cm2 , 深2m,使用炸药密度为1.2×103kg/m3 , 用一条长1m的引火线引爆,此引火线燃烧的速度为0.9cm/s。
(1)若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5m/s的速度向安全区跑去,问他能否在爆破前跑到离爆炸点495m远的安全区?
(2)若此炮孔全部用炸药填满,需要这种炸药多少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