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生活用品中,用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 . 不锈钢盆 B . 陶瓷碗 C . 纯棉袜子 D . 塑料饭盒
2、“幽庭脉脉橘花香”主要体现了分子(   )
A . 间隔变大 B . 种类改变 C . 不停地运动 D . 大小改变
3、下列表示2个亚铁离子的是(   )
A . 2Fe2+ B . 2Fe3+ C . 2Fe2 D . 2Fe
4、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 B . C . D .
5、今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氟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9 C . 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g D . 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6、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如图是2019年春节期间我市某地PM2.5含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图,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由图2可知,初一7:00~13:00时间段里燃放烟花爆竹最多 B . 春节期间我们可以任意燃放烟花爆竹 C . 燃放烟花爆竹后会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是因为产生了二氧化碳 D . 大量集中燃放烟花爆竹会增大空气中PM2.5含量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
A . 倾倒液体 B . 滴加液体 C . 稀释浓硫酸 D . 收集二氧化碳
8、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或方法正确是(  )

序号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Cu

CuO

通入氧气并加热

B

CaO

CaCO3

稀盐酸

C

CO

C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

MnO2

KMnO4

充分加热

A . A   B . B   C . C   D . D
9、蜡烛点燃后用氧气传感器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数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该实验是在纯氧条件下进行 B . 氧气浓度过低不支持蜡烛燃烧 C . 蜡烛燃烧后瓶内剩余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D . 如图瓶壁上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反应
10、向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后的残留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测得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 a点表示残留液中含有盐酸 B . ab段表示CaCO3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 C . bc段表示残留液中的CaCl2与滴入Na2CO3溶液反应 D . cd和de段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2CO3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8题,共70分)(共8小题)

1、我市屏南县发现离子型稀土矿。金属离子吸附于粘土矿物中,可用硫酸铵等药剂浸泡,浸出液经多步处理得到稀土氧化物。
(1)硫酸铵[(NH4)2SO4]可做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NH4)2SO4]中氮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2)稀土氧化物Ce2O3中铈(Ce)元素的化合价为      
(3)写出Ce2O3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科学家受光合作用启发,利用阳光将水、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和异丙醇(C3H8O)燃料,构建了一个安全、高效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统称为“人工树叶”如图。

(1)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种化合物。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异丙醇完全燃烧,生成物是
(4)下列关于“人工树叶”说法正确是     (填序号)。 (4)
A . 它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B . 它模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它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转化
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1)18世纪化学家卡文迪许做了氢气燃烧的实验。

写出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元素组成的。

(2)图2实验与结论不相符的是(填序号)。
(3)小卫口腔溃疡,将5 g食盐溶于95 g水中配制成食盐水用于漱口杀菌,所得食盐水溶质质量分数约为。医生建议用生理盐水较为科学。若用上述食盐水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大约需要加水 g(保留整数)。
4、硫酸亚铁用可于制净水剂等,工业上常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制取。
(1)去油污:用热水和洗涤剂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说明洗涤剂具有功能。
(2)除氧化铝:在废铁屑中加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3R 2NaAl(OH)4 , 则R的化学式为
(3)制取硫酸亚铁晶体,流程如图:

①步骤Ⅰ中,加入纯净铁粉,使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Fe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步骤Ⅰ中溶液最好控制在63℃过滤的原因是

③步骤Ⅱ中过滤得到FeSO4晶体用洗涤(填序号)。

A.水  B.硫酸亚铁溶液  C.饱和硫酸亚铁溶液

5、假定有A、B两种常见物质,可在一定条件下经一步反应转化,关系如图1:

小健同学通过下列方式对A、B两种物质进行检测:

(1)试剂检测法:若分别往A、B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试液都变红,则A、B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2)元素质量分数法:若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氧化物,且A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B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一个符合“A→B”的化学方程式
(3)溶解性应用法:KOH、K2CO3、KCl、KClO3四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若A、B为以上四种物质中的两种,20℃时,在100g水中分别加入10 gA、B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其中一种物质不能完全溶解,写出一个符合“A→B”的化学方程式
6、马铃薯中的过氧化氢酶可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将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调节溶液的pH,分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

(1)请为此实验拟定一个题目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pH=时,过氧化氢分解率最高。
(4)实验室用图2装置来制取氧气。

①应选用的反应物的是(填序号)。

A.水      B.过氧化氢    C.高锰酸钾

②该实验中氧气产生快慢可通过观察来实现。

7、《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倭铅”即是金属锌,说明我国炼锌在明代就出现。
(1)探究一  用锌制取氢气甲同学拟用如图实验装置完成制取氢气和测量生成气体体积实验:

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连接顺序是:A→→D(填字母)。
(3)探究二  硫酸铜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乙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为此展开探究。

【设计实验】

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足量的、等质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由31.5%的稀硫酸,不同体积水、5%的硫酸铜溶液组成的混合液,试剂用量记录如表:

混合液(试管编号)

31.5%的H2SO4溶液/mL

10

V1

10

10

10

5%的CuSO4溶液/mL

3.6

3.8

4.0

4.2

4.4

蒸馏水/mL

16.4

16.2

16.0

15.8

V2

收集70mL水所用时间/s

21.20

20.45

19.69

20.49

21.33

表中的V1mL,V2mL。

(4)【分析与结论】

表中组反应速率最快,原混合液中H2SO4和CuSO4溶质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提示:31.5%的H2SO4溶液和5%的CuSO4溶液密度均为1.2g/mL)。

(5)探究三  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丙同学取打磨过的锌片按下表内容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

项目

硫酸铜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

是否

添加稀硫酸

锌表面产生的现象

1.6%

黑色物质

1.6%

加2滴

红色物质,有极少量的气泡

8%

红褐色物质

8%

加2滴

光亮红色物质,有少量的气泡

16%

红色物质,有极少量的气泡

16%

加2滴

光亮红色物质,有较多气泡

【分析与结论】

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要产生红色的物质,需要的条件是

(6)根据第⑤组实验判断,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选填:“酸”、“碱”或“中”) 性。
8、室内CO质量分数安全值应小于0.01%,超过会出现中毒现象,就应加强室内通风。小黄抽取某厨房内100L空气样品(密度为1.30g/L),通过足量的Pd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0.212g的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dCl2+H2O+CO=CO2+2HCl+Pd↓)。 试计算:
(1)该空气中CO的质量分数。
(2)该环境(填“是”或“不是”)安全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宁德市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