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彝良县小草坝乡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A . 纯铁是银白色固体 B . 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C . 铜容易传热、导电 D . 钨有很高的熔点
2、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 金属的硬度 B . 金属的导热性 C . 金属的耐腐蚀性 D .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3、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A . 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一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 . 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4、下列关于p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 B . 碱溶液的pH大于7,盐溶液的pH等于7 C . 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将pH试纸湿润 D . 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5、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B . 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 . 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 . 河水经沉淀、过滤处理后得到纯水
6、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代表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 氯化钠、盐 B . 氢氧化钠、苛性钠 C . 碳酸钠、纯碱 D . 碳酸氢钠、小苏打
7、肥皂水呈弱碱性,则肥皂水的pH可能是(   )
A . 9.5 B . 7.0 C . 5.6 D . 1.2
8、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食用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鲜对人体无害 B . 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以饮用 C . 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D . 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9、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 . c>b>a    B . b>a>c    C . a>c>b    D . b>c>a
10、化肥中的氮肥很多是铵盐。已知氨气通入水中后,其溶液呈碱性。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这是检验铵盐的方法。上述实验现象说明( )
A . 铵盐和碱的反应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 B . 氨气比空气轻 C . 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就是氨气   D . 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
1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
A . 将20 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 B . 将20 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 C . 在10 g 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 g 40%的硝酸钾溶液 D . 在10 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固体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B .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熔点高 C .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制品更易生锈 D . 不锈钢的抗腐蚀性比纯铁强,硬度比纯铁大
13、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

图片_x0020_1749231040

A . B . C . D .
14、铁生锈的过程中,一般不参加反应的物质是(   )
A .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1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 . 碱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 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16、了解安全知识,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以延长保质期 B . 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以增加猪肉的瘦肉含量 C . 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 .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到,立即用湿布盖灭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液是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 . 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C .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溶液 D . 溶液是均一的,内部各处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相同
18、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性能优于生铁 B . 用比较硬度的方法可以区分铝合金和单质铝 C . 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D . 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19、草酸是一种酸,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是一些蔬菜(如菠菜)和草本植物(如秋海棠、芭蕉等)中常有的成分,它在工业中有重要的作用。请根据所学酸的性质推测,草酸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或用途是(   )
A . 能用于除铁锈 B . 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C . 能用于除水壶内的水垢 D . 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0、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X

Y

Z

A

溶质

溶液

溶液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氧化物

单质

化合物

D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

1、

已知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1)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则甲为      (填化学式)

(2)若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图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H。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棕色粉末A和气体C、E的化学式分别为A      、C      、E:      
(2)G转化为H和A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B转化成E和D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3)①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D和氯气化合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以上图中无色气体C为中心,延展如图:

①请写出实现这两个转化的另一反应物J、K的化学式:J      、K      

②请完善由CO和CaCO3分别转变成无色气体C的转化关系图,在箭号上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P点的意义是
(2)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的方法提纯甲
(3)使30℃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使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5)向100g 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4、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1)[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2)[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溶液1mL~2mL,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震荡

无色酚酞溶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      

(3)[分析与思考]

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4)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5、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 取1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下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g

图片_x0020_268925458

方案二:另取1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

相关资料:

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技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6、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甲班化学兴趣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设计实验:

实验室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NaOH溶液和相关仪器。

(1)方案1:将维生素C片研碎、溶于蒸馏水制成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①实验现象为      ,说明维生素C显酸性。

②如果要加速维生素C片在水中的溶解,操作方法是      

方案2:①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制成溶液。

②取少量稀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两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呈      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维生素C溶液振荡,直至溶液颜色变为      色。结论:维生素C显酸性。

(2)继续探究:运用酸的化学性质的知识,你还可用什么实验证明维生素C具有酸性?简述实验方法      (要求与上述两种实验方法不相似)。
7、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填“温度”或“压强”)。
(3)有些厂商开发了茶味汽水,既有茶的味道,又有碳酸饮料的口感,用(填“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让其中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来加强口感。
8、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填离子符号)。

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图片_x0020_1757435040 图片_x0020_624742590 图片_x0020_1970430073

图片_x0020_852565081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Cu(NO3)2和CuSO4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

(任举二例,填化学式,下同);

(3)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任举一例)。
9、氢氧化钠广泛应用于制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工业.
(1)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阳离子的符号是
(2)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填“减少”、“不变”、“增加”).
(3)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氢氧化钠会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X+H2O,则X的化学式为
(4)向久存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适量的氢氧化钙,可以将生成的碳酸钠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使用NaOH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实验时最好戴
10、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

读数/mL

量筒最终

读数/mL

所需时间

/min

1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100

70

约120

2

1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0

约70

3

_____

100

70

约480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4)已知含碳能够加快铁的生锈速度,小明想通过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小数点后保留1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彝良县小草坝乡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