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在我国全民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下列措施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居家隔离 B . 开窗通风 C . 喷药消毒 D . 佩戴口罩
2、下列化学用语中对数字“3”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①Fe3+  ②3C60      ④

A . ①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B . ②表示分子的个数 C . ③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 . ④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数
3、下列有关广告词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 . 某矿泉水广告词:呈弱碱性,含钾、钙、钠、镁等多种人体所需元素 B . 某罐头食品广告词:纯天然绿色,不含化学添加剂 C . 某化妆品广告词:我们专注自然护肤,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 . 某美容仪广告词:我们能将水分子变小,让肌肤容易吸收
4、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羊毛衫 B . 不锈钢 C . 蚕丝被 D . 尼龙绳
5、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甲>乙>丁>丙 B . 乙>丁>丙>甲 C . 丙>乙>丁>甲 D . 丙>丁>乙>甲
6、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要学会归纳和发现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则灭火就需要破坏这三个条件 B .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但一定都含有碳元素 C . 合金通常比原来的成分金属有更优的性能,但组成合金的除了金属也可能有非金属 D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7、化学实验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 振荡没有加MnO2的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气泡产生 B .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一段时间后发生爆炸
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 . 探究分子之间是否有间隔 C . 将河水转化为纯净水 D . 验证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
9、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

A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NaCl(Na2CO3)

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

NaCl(Na2SO4)

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D

H2(CO)

通入灼热的CuO

A . A B . B C . C D . D
10、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下列关于维生素D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 含有3个元素 C . 相对分子质量是396g D . H,O元素质量比为44:1
11、如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点a、b在溶解度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对应溶液的质量分数是45.8% B . 将b点对应溶液降温到30℃,溶液的浓度不变 C . 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降温 D . 某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其温度应大于30℃
12、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两、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30

20

15

反应后质量/g

0

x

y

1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4:1 B . x+y=75 C . X的取值范围:0≤x≤30 D . 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13、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②人体缺碘或碘过量均会引起甲状腺病变

B、化学与农业

①农药有毒,应禁止施用农药

②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C、化学与生活

①通过活性炭吸附可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②糖类、油脂和水都是基本营养素

D、化学与环境

①赤潮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象

②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A . A B . B C . C D . D
14、钛(Ti)被称为“航空金属”。工业上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制备钛的一种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钛酸亚铁中Ti元素的化合价是+3 B . “氯化”过程中加入焦炭的目的是为了产生CO进行后续反应 C . 由TiCl4→Ti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D . 把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对环保有好处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B . 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pH的变化情况 C . 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D .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1)右图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Y是,X=。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写离子符号)。

(2)下图是某密闭容器中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变化Ⅰ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粒子名称);变化Ⅰ和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

②上述变化过程中共有种元素,共有种物质。

2、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右图是硫元素的部分物质价类图。

(1)图中Z的化学式为
(2)治理含Y和CO的烟道气,可以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X和某无毒的气体,则治理烟道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煤的燃烧会排放Y,在空气中形成酸雨;而NO2也会造成酸雨,反应原理是:3NO2+H2O=2HNO2+NO,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4)H2S与Y混合产生黄色固体,反应方程式为
(5)已知某酸脱去一分子的水,所剩下的部分称为该酸的酸酐。例如CO2就是碳酸H2CO3的酸酐,则如图6种物质中属于酸酐的是(写化学式)。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共2小题)

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A装置作为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则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室制取氢气,为了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为
(3)用G装置做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冷却后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其原因是
(4)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对CO2的性质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如图甲、乙、丙三个气密性良好的烧瓶容积均为250mL,分别收集满CO2 , 图中a处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用于测定烧瓶内压力的变化,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液体。

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

步骤3: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定烧瓶内从开始加入液体至振荡结束后的气压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的压强与时间关系曲线图,曲线1、2、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

①烧瓶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曲线1中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

③结合上述曲线2、3分析,除去CO2气体选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选石灰水,原因是 。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到实验室做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

小华实验:取2mLNa2CO3溶液于试管中,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小红实验:取2mL稀盐酸于试管中,再用胶头滴管滴入少量Na2CO3溶液,马上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两人实验所用的Na2CO3溶液、稀盐酸均相同,却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现象,他们为查明原因,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盐酸和Na2CO3溶液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即:

反应1.Na2CO3+HCl=NaCl+NaHCO3(先),反应2.NaHCO3+HCl=NaCl+H2O+CO2↑(后)

②NaHCO3溶液与石灰水混合会变浑浊

③Ca(HCO3)2可溶于水

【提出问题】小华实验没有观察到气体产生,是否只发生了“反应1”呢?

【思考分析】要证明只发生了“反应1”,需要证明NaHCO3的存在。若只发生了“反应1”,则小华实验后的溶液中除了有NaHCO3和NaCl,还可能有过量的Na2CO3 , 而Na2CO3对NaHCO3的检验是有干扰的,设计实验时要考虑排除这个物质的干扰。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预测

实验目的及反应方程式

步骤1.取少量小华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如果溶液中有Na2CO3 , 则

验证是否有Na2CO3。反应方程式为

步骤2.

如果小华实验后的溶液中有NaHCO3 , 则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NaHCO3的存在。反应方程式为

【交流反思】小红实验与小华实验有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1、小文在整理实验室的时候,发现废液缸中液体颜色呈蓝色,缸底有固体,小文想探究废液缸中有些什么物质,老师告诉他废液缸中的物质是一个还原反应和一个中和反应的残留物,于是小文做了如下探究:

请回答:

(1)操作A是,“蓝色溶液B”的溶质是
(2)“蓝色溶液A”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废液缸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
(4)若“蓝色溶液A”只含一种溶质,则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原“还原反应”的方程式为 (写一个即可)。

五、(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共1小题)

1、某校初三学生去西樵山春游,带回了几块石灰石样品。为了检测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来进行测定(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

均匀研磨后的石灰石样品质量(g)

10.0

10.0

10.0

10.0

盐酸的质量(g)

20.0

30.0

45.0

5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0

4.0

1.0

1.0

试问答:

(1)10.0g样品与45.0g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是否有剩余 (填“是”或“否”);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计算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画出10.0g样品与50.0g盐酸混合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盐酸的关系图。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