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为340m/s B .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C .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 . 真空也能传声
2、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
A . 一个乒乓球 B . 一只鸡蛋 C . 一只母鸡 D . 一张课桌
3、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乙两试管(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为78℃)(   )

A . 都会沸腾 B . 都不会 C . 甲会沸腾,乙不会沸腾 D . 甲不会沸腾,乙会沸腾
4、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 “铁杵磨成针”时铁的密度发生了变化 C .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 表明1m3冰的质量是0.9×103kg/m3 D . 宇航员把月球岩石标本带回地球,标本的质量不变
5、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 . 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凝华 B . 深秋时节小草上结了霜——升华 C . 夏天吃冰棍解热——液化 D . 春天的早晨出现大雾——汽化
6、甲、乙、丙三位同学的体温分别是37.2℃、36.8℃、37.5℃,如果用一支甩过的体温计测了甲同学的体温后,忘记了甩,接着先后测乙和丙的体温,则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 . 37.5℃,36.8℃ B . 37.2℃,37.5℃ C . 37.5℃,37.5℃ D . 37.2℃,36.8℃
7、观察图中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可以判断甲、乙、丙不同的物理量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频率
8、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图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 图片_x0020_2123171039 学校、医院附近设有禁止鸣笛标志 B . 图片_x0020_140533613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C . 图片_x0020_1866282594 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D . 图片_x0020_1137951149 纺织工人在车间戴耳罩
9、下列短语中所涉及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立竿见影 B . 镜花水月 C . 天狗食月 D . 鱼翔浅底
10、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383668842

A . 入射角的大小为46° B . 当水面升高时,入射角将增大 C . 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D . 当水面降低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到你的脸”,这句话用来形容我国的雾霾天气非常严重。其中雾的形成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太阳出来后,雾气会慢慢散去,这是(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这个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2、如图甲、乙所示,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分析图象乙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但要继续吸热;在8分钟时处于态。

图片_x0020_13470424

3、某钢制氧气瓶中的氧气被用去一部分后,瓶中氧气的质量将,体积将,密度将。(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发光二极管具有的性质。有一些材料,例如锗、硅,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常称为。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就会突然变成0,这就是现象。
5、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书本的原因是由于光射到书本上发生了反射,而坐在教室边上的同学由于黑板“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黑板发生了反射的缘故(均选填“漫”或“镜面”);前一种反射(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如图所示,OAOB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反射和折射三条光线,则是法线,反射角为度,折射角为度,界面的边是玻璃(选填“上”、“下”、“左”或“右”)。

图片_x0020_100015

7、如图1所示,停表的读数是s.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图片_x0020_100013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发光点S所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点P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图片_x0020_100025

2、如图乙所示,一束激光照射向长方形玻璃砖,请大致画出这束光穿过玻璃砖的光路(注意标出法线).

图片_x0020_1728112422

3、请你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移到10cm刻度线处,烛焰所成的像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
(3)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是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用于矫正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4)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这时需要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光屏。
2、陈鑫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你认为是水沸腾时的情景(选填甲或乙);
(2)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3)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说明此时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4)分析图3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 (选填“A”或“B”); (5)
A . 寻找普遍规律 B . 减小实验误差。
(6)实验过程中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你提出一条有效的操作建议
3、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图片_x0020_799622531

(1)此实验应在(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进行;
(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填“虚”或“实”)像;
(6)为了让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7)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杯子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杯子的总质量是240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ρ=1g/cm3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体积是多大?

(3)这个柑橘的密度是多大?

六、综合题(共2小题)

1、疫情期间,医生建议多吃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小明每天早晨喝牛奶,并对牛奶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小明把天平放在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的偏向如图-1所示,则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2所示,则量筒内牛奶的体积是cm3
(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

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g;所测牛奶的密度为g/cm3

(4)实验后,小明又设计了不用量筒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法,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0

②用天平测出装满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1

③用天平测出装满牛奶的烧杯的总质量m2

④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牛奶=(用m0、m1、m2、ρ)。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o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著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霸或擬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Hz的声音,人耳通常能听到Hz到Hz的声音;
(2)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3)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____; (3)
A . 蝙蝠 B . 蜘味 C . 青蛙 D .
(4)某手机利用SenseID,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用时8×10-6s,可知SenseID系统到手机屏幕表面的距离为mm;(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取900m/s,不计SenseD系统的大小)
(5)SenseID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图2选项最符合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沪粤版物理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