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合肥市四十六中2019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之旅,下列说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探测器表面喷漆    B . 搭建太阳能电池板 C . 运载火箭升空    D . 探测信号传回控制中心
2、健康饮食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作用重大,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每天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B . 坚持用含氟牙膏刷牙 C . 使用甲醛浸泡水产品防腐 D . 夜盲症患者补充维生素A
3、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从海水中提取。下图是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关于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g B . n=8 C . 溴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 . 溴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4、很多化学实验都要用到水,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内容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条件

准备过滤器

收集氧气

水的作用

吸收热量,防止集气瓶炸裂

提供实验所需的温度

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排净空气,便于观察何时集满

A . A   B . B   C . C   D . D
5、孔雀石[化学式:Cu2(OH)2CO3]是一种古老的玉料,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用作装饰的孔雀石又被称为“翡翠蓝宝”和“蓝玉髓”。下列有关孔雀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有机物 B . 其分子由碳、氢、氧、铜原子构成 C . 铜元素显+1价 D .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现年23岁的曹原于2018年登上《自然》年度科学人物榜首。曹原通过1.1度的魔鬼旋转(如图所示),使石墨烯的两层碳片形成一个特殊的夹角,从而实现常温超导。下列关于这种石墨烯超导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其和石墨结构完全相同 B . 旋转后碳原子之间没有任何间隔 C . 其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D . 将其充分燃烧生成物是CO
7、垃圾分类回收是现代文明生活新时尚,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塑料难于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 B . 废电池、荧光灯管属于有害垃圾,需要专门回收 C . 餐厨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 D . 当我们看到 标志时,说明该物品可回收
8、氢能源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但氢气的制取和储存一直是一个难题。中科院煤化所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采用铂-碳化钥双功能催化剂实现对水和甲醇的高效活化,在低温(150-190℃)下获得了极高的产氢效率。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CH3OH+H2O=CO2+3H2 B . 铂-碳化钼在反应后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C . 甲醇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H4O D . 该过程使氢能源的广泛利用成为可能
9、推理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两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般相似 B . 某物质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C . 某物质的水溶液中有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则该物质一定是碱 D . 某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0、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 . 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 . 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 . 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微波炉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用餐。下图是某款微波炉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上述主要材料中属于合金的是(只需写出一种, 下同);属于有机材料的是
(2)不锈钢机身可以避免生锈延长使用年限。工业上生锈的物品常可以用(填名称)来除锈,若未能控制好时间,往往会看到有气泡产生,引起该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是
(3)回收金属是保护有限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请你写出一条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水是生命之源。某同学利用霍夫曼水电解器制取并收集氢气,请你陪她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水电解的反应方程式,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2)a管中产生的是(填化学式) ,可以用收集该气体。若要用B装置收集该气体,通入气体的方向如图所示,导管应是怎样的?请在图中补全
(3)农业生产中常用水溶液进行无土栽培,其优势在于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一包久置的双吸剂的组成,初步研究得知其一定含有Fe、CaCO3和CaO或Ca(OH)2。可能含有Fe2O3。为进一步确定组成,他们取3g样品研碎,用磁铁充分吸引,得到剩余固体2.6g,按照下图流程进行定量实验:

(1)操作一、操作二都相同,该操作是,使用玻璃棒是为了防止
(2)溶液A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判断加入的碳酸钠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
(3)确定固体E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4)经计算固体C的质量,得出(填“是”或“否”)含有Fe2O3

五、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加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发热。在分组实验中,部分小组的同学发现:试管中出现白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一]为什么有的小组会出现白色不溶物?

(1)[实验探究一]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形状大小相同、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实验记录如表:

镁条的长度/cm

1

2

3

4

不溶物

少量

较多

很多

[实验结论]通过上表可知,出现白色不溶物与有关,由此你对化学反应有什么新的认识

(2)[提出问题]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AgNO3与可溶性氯化物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硝酸反应的白色沉淀。②Mg(OH)2和Mg(OH)Cl均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但能与稀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生成盐和水。

[提出猜想]

猜想l:是没有参加反应的镁条;

猜想2:是生成的MgCl2过多而析出晶体

猜想3:是生成的Mg(OH)2白色沉淀;

猜想4:是生成的Mg(OH)Cl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将上述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并将得到的白色不溶物分成三份,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滴加适量稀盐酸。

猜想1不成立

实验2

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

白色不溶物没有减少

猜想2不成立

实验3

①滴入足量的稀硝酸

②再向①中继续滴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白色不溶物一定含有氯元素,说明猜想3不成立,猜想4成立

(3)[实验反思]

①甲同学对上述实验3的结论提出质疑,他认为实验3设计不严密,要验证猜想4是否成立,在进行实验3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最终确定白色不溶物是Mg(OH)Cl,请写出Mg(OH)Cl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水壶长时间使用后壶底会有白色固体附着,俗称水垢,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研究水垢的成分,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查阅资料]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如Ca(HCO3)2、Mg(HCO3)2。它受热易分解,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气体等物质,造成水垢。

[提出问题]水垢的中含有碳酸钙吗?

(1)[实验设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充分反应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观察到A处试管中有白色固体残留,B处浓硫酸的质量增大,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2)小明同学认为一定有CO2(填化学式)生成。小红从反应物的元素的组成分析,认为气体还可能有氧气或氢气,请你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帮助她判断
(3)小明认为该白色固体是碳酸钙,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探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难溶物是CaCO3

 [小结]水垢的中含有碳酸钙。

(4)[实验反思]小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硬水中的另一种可溶性物质碳酸氢镁的性质和碳酸氢钙相似,也会发生上述反应,请写出碳酸氢镁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
(5)小明取50g水垢与稀盐酸反应,得出了图中的数据,通过计算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理由是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2018年10月3日,搜狐网报道,中国居然用铝合金造军舰,外形十分科幻和美军的几乎一模一样。为测定建造军舰的材料某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该样品20g铝合金粉末于烧杯中,将40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假设该铝合金中只有铝能与稀硫酸反应,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

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119.2

218.4

318.0

m

(1)实验中m的数值
(2)该铝合金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的成分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合肥市四十六中2019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