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共20小题)

1、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在距地面10km-50km高空形成的臭氧(化学式O3)层,是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保护层。臭氧这种物质属于(   )
A . 氧化物 B . 混合物 C . 单质 D . 化合物
3、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 氢氧化钠用作食品干燥剂
4、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5、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湿衣晒干 B . 冰雪融化 C . 钢铁生锈 D . 矿石粉碎
6、ClO2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1 C . +2 D . +4
7、焰色反应中,火焰呈黄色的是(   )
A . NaCl B . CuCl2 C . K2CO3 D . CaO
8、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 活性炭 B . 金刚石 C . 木炭 D . 铅笔芯
9、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 B . C . D .
10、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 鸡蛋清7.6 - 8.0 B . 葡萄汁 3.5 - 4.5  C . 番茄汁4.0 - 4.4 D . 苹果汁 2.9 - 3.3
11、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 B .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出现白烟 C . 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2、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 + 2H2O=2KOH+X+O2↑, X的化学式为(   )
A . H2              B . H2O2 C . O2         D . H2O
13、关于1molCO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它与1molO2所含的分子个数相同     B . 与N2的摩尔质量相等,都是28 C . 含有2mol原子                D . 约含6.02×1023个CO分子
14、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Fe2O3+2H2SO4=2FeSO4+2H2O B . K2CO3+2HCl=2KCl+CO2 C . Al(OH)3+3HCl=AlCl3+3H2O D . CuSO4+2NaOH=Cu(OH)2 +Na2SO4
15、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可以(   )
A . 减少O2的消耗量 B . 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 . 减少CO2的生成量 D . 使C8H18等分子变得更小
1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溶质一定是固体 B . 溶剂一定是水 C .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D . 凡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7、根据下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中有化合物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生成物中有两种物质 D . 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8、25℃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固体的质量/g

5

10

15

20

现象

固体完全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

剩余少量固体

剩余较多固体

A . 实验①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 B . 实验②说明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100g水 C . 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D . 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
1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将铜片和银片放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B

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缓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后,分别滴加AgNO3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

测定NaOH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A . A B . B C . C D . D
20、有关置换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B . 一定生成两种物质 C . 反应物的物质类别一定不同 D . 一定有金属参与反应或者有金属生成

二、填空题(20分)(共3小题)

1、2019年12月以来,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预防病毒除了戴口罩、勤洗手,还要做好消毒工作。市面上可以有效消灭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如下图所示:

请按要求填空:

(1)将部分消毒剂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类(选填“有机物、酸、碱、盐、氧化物”)

物质

酒精

次氯酸钠(NaClO)

过氧化氢

物质类别

(2)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时,要远离明火,这是因为酒精具有的化学性质。
(3)公共场合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进行消毒。过氧乙酸的摩尔质量为,1摩尔过氧乙酸中碳原子的个数为个(用科学记数法)。若要配制这样的溶液1000克,需要过氧乙酸克。
2、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为原料,先制得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进而生产出纯碱。下表是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50

60

溶解度
(g/100g水)

NaCl

36.0

36.6

37.0

37.3

NH4Cl

37.2

45.8

50.4

55.2

Na2CO3

21.8

48.9

47.5

46.5

(1)2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Na2CO3克。
(2)要使氯化铵饱和溶液中的NH4Cl结晶析出,在(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进行比较合适。
(3)60℃,分别取XgNaCl和XgNH4Cl固体加入两支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


加入甲烧杯中的固体是  。甲烧杯中未溶解的固体最多有 g,要使固体全部溶解,最适宜的方法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4)
A . 该生产原料之一是饱和食盐水,室温下配制饱和食盐水的质量分数约为26.5% B . 生产中需通入氨气及二氧化碳,若要提高这些气体的溶解度,可通过增加水量来提高。 C . NH4Cl和NaCl混合溶液中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较多的NH4Cl晶体 D . “联合制碱法”得到的产品之一NH4Cl可作为氮肥使用
3、用一包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铁粉进行如下实验:


完成填空:

(1)操作1名称是
(2)反应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3)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
(4)有同学认为固体A中可能有铁粉剩余,你认为固体A(填“可能”、 “不可能”)有铁粉?请简述理由:

三、简答题(20分)(共2小题)

1、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装置B中的活塞处于(选填“开启”或“关闭”)状态。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选填“m”或“n”)端。
(4)化学兴趣社团借助数学化实验手段用装置A探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按左下表分组进行实验一,在同一温度下通过压强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实验一

药品

第一组

4%H2O2溶液15mL

第二组

4%H2O2溶液15mL 、0.2gMnO2粉末

第三组

4%H2O2溶液15mL 、0.2gFeCl3粉末

Ⅰ.经过分组实验,同学们从实验一中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填物质名称)作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

Ⅱ.选用0.2g的MnO2粉末做催化剂,同学们又分别做了实验二和实验三,得到的数据图表如上,你认为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除催化剂外,还有

Ⅲ.实验一与实验二中4%的过氧化氢溶液与0.2g MnO2粉末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压强有明显不同(见图中A点和B点),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2、化学实验室里,同学们准备研究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性质。

①在配制NaOH溶液时,看到盛有NaOH固体的试剂瓶上标注着“NaOH含量不少于96.0%”,便对该瓶试剂成分产生了质疑: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中含有什么杂质?

【查阅资料】工业上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2NaCl+2H2O 2NaOH+H2↑+Cl2↑,然后蒸发溶剂获得NaOH固体(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

(1)【提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杂质只有氯化钠;

乙同学认为杂质还可能含有碳酸钠,原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设计实验】取样溶于水,并分成两份。

步骤1: 向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色。

步骤2: 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

步骤3: 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

(3)【实验结论】乙同学的猜想正确。

请分析:

Ⅰ.上述实验中步骤(填序号)是没有必要进行的。

Ⅱ.步骤2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4)同学们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没有明显现象,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反应的发生:(不考虑氢氧化钠中的极少量杂质)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现象:烧杯中溶液几乎充满整个试管。

现象:充分反应后,红墨水最终呈现左高右低现象。

现象:滴加试剂X后,溶液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Ⅰ.实验3中加入的试剂X是(任写一种符合要求的试剂)。

Ⅱ.实验1、2在设计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通过验证反应物的消耗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但有同学对实验1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 。

Ⅲ.查阅资料:室温下,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而碳酸钠难溶于酒精。据此,同学们设计了实验4,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4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分析

将CO2气体不断地通入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观察现象。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4与实验(填实验序号)的设计思想是一致的,都是根据生成物的性质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嘉定区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