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贡嘎县实验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公元2世纪,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

A . 易氧化 B . 易还原 C . 很稳定 D . 很活泼
2、下列不属于氨碱法制纯碱所需的原料是(  )

A . 石灰石 B . 氯化钠 C . 氢氧化钠 D .
3、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 . HNO3       B . MgO C . O2 D . NaCl
4、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有铁和镁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一定没有氯化铜 D . 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5、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 霉变大米用水洗净后可以继续食用 B . 农业上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 .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可作调味品 D . 稀有气体可用作焊接保护气
6、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为防止其生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 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          B . 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 C . 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            D . 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 . 氧气助燃—金属切割 B .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做保护气 C .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 D . CO具有还原性—用于铁的冶炼
8、“△△牌沙琪玛”是乐山久负盛名的地方特产。其主要生产原料有:精制面粉、猪油、白糖、鸡蛋、植物油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沙琪玛”中不含维生素 B . 动物油和植物油合称为油脂 C . “沙琪玛”中含有大量淀粉,淀粉在人体内最终变成葡萄糖 D . “沙琪玛”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
9、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铜制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B . 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低 C . 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D . 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因为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所以酸溶液一定能使石蕊变红 B . 因为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因为金属能和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能和酸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D .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1、2015年10月19日,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英国,开启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华为也将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所签署石墨烯研究项目。虽然英国科学家最早成功制备石墨烯,曼彻斯特大学可以说是石墨烯的故乡,但中国石墨烯制造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用石墨烯与铝合金可制造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下列对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B . 石墨烯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 . 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 . 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
1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若得到5.6g铁,则消耗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是(   )
A . 等于4.2g B . 大于4.2g C . 小于4.2g D . 无法确定
13、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B . 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溶液 C . 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b>a=c D . 若a中混有少量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14、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金属活动性顺序:A>B B . 相对原子质量:A>B C . 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质量:A>B D . 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质量:A>B
15、普通食醋中3%—5%的醋酸。下列属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   )
A . 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B . 能溶于水 C . 易挥发 D .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6、X、Y、Z代表三种金属,将金属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无明显现象,Y、Z逐渐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将Y放入ZCl2溶液中,发现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X>Y>Z B . Y>X>Z C . Y>Z>X D . Z>Y>X
17、已知:胆矾晶体呈蓝色,其所带结晶水很容易失去而呈白色。在下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 苹果块会干瘪 B . 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 . 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 . pH试纸只会变红不会变黑
18、将过量的铁粉投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剩余的铁和生成的铜,在滤液里含有的溶质是(   )
A . FeSO4 B . CuSO4 C . Fe2(SO4)3 D . H2SO4
19、下列物质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 . 氢氧化钠溶液 B . 稀硫酸 C . 稀盐酸 D .
20、下列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的是(   )
A . NH4NO3固体 B . 生石灰 C . KOH固体 D . 苛性钠

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1)方案一:①测定稀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7(选填“<”“>”或“=”)。

②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7。

③结论: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过量。

(2)方案二:观察。(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
2、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3)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中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如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 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g镁带样品(填“能”或“不能”)。
(3)操作③是
(4)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填“是”或“否”),理由是
(5)若实际测得氢气的体积与理论值相比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
4、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称量黑色粉末质量/g

m1

m2

2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能被吸引

能被吸引

3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

无明显现象

4

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溶液

有红色物质生产

无明显现象

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为      g ,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      (填写化学性质)。
5、经测定,某溶液的pH=1,取少量该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则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NaNO3、NaOH、Na2SO4中的
6、用氢氧化钙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氢氧化钙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当加入氢氧化钙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3)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 7(填“>”“<”或“=”)。
7、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由上图可知,HCl与NaOH的反应实质是H+和OH-之间的反应,此反应可表示为:H++0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来表示反应的式子称为离子方程式。任何复分解反应都可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1)[练习] 按照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

H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

(2)[归纳]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结合生成的反应。
(3)[应用] 判断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H+、Cl-、CO32-b、H+、Ba2+、Cl-、SO42-

c、Cu2+、Na+、NO3-、OH-d、H+、K+、Cl-、SO42-

8、如图如示,若将稀H2SO4比作初三学生在“应急演练”中,要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各层都有三道门(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至少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才能到达出口处,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若按“距离最短”的原则疏散,则其疏散路线由上至下依次为(填化学式)进口→→出口。若按“速度最快”(化学反应速度最快)的原则疏散,则应将上述疏散路线中第五层改为(填化学式),所有楼层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共有种。
(2)写出疏散路线上经过第三层时的物质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无法通过第层。
9、餐具沾有较多的油脂,用水较难洗去。用洗洁精和水混合洗涤,则容易使餐具洁净,所用的洗洁精呈(“酸”或“碱”)性。
1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从“硬铝、二氧化碳、石墨、氮气、生石灰、铜丝”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可用于制造飞机、轮船的是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3)可用于人工降雨和灭火的物质
(4)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5)可用于医疗上冷冻血液的制冷剂是
(6)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西藏贡嘎县实验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