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干冰用作制冷剂 B . 氧气用于气焊 C .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 . 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2、小锅米线是官渡特色小吃。下列制作小锅米线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米线 B . 瘦肉 C . 食用油 D . 韭菜
3、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水蒸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氮气
4、谚语“雷雨发庄稼”是指:空气中的氮气在雷电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化成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肥。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
A . CO(NH22 B . KCl C . Ca3(PO42 D . K2CO3
5、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将于6月5日在杭州举办。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使用可降解塑料餐盒 B .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C . 共享单车出行 D . 露天焚烧垃圾
6、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塞紧橡胶塞 B . 检查气密性 C . 取用锌粒 D . 过滤泥水
7、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 石油 B . 天然气 C . D . 氢气
8、近年来一项项“超级工程”的建成,彰显了中国建造实力。下列“超级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中国天眼FAST反射面板——铝合金 B . 北盘江特大桥桥墩——钢筋混凝土 C . 港珠澳跨海隧道密封圈——GINA型橡胶 D . 上海金融中心幕墙——双层玻璃
9、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厕所清洁剂

清洁剂

柠檬

牛奶鸡蛋清

pH

1.1~1.9

2.3~2.8

63~6.6

7.6~8.0

A . 厕所清洁剂 B . 柠檬 C . 牛奶 D . 鸡蛋清
10、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香水要密封保存——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甘蔗甜,山楂酸——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 .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D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1、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工艺中用“蜃灰”溶于水制得的碱液浸泡树皮脱胶。《天工开物》中记载将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为CaCO3)“叠煤架火婚成”可以制得“蜃灰”。“蜃灰”的主要成分是(   )
A . CaO B . CaCO3 C . NaHCO3 D . Ca(OH)2
12、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取氢气。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0 B . +2 C . +3 D . +6
13、南开大学叶萌春教授及其团队首次实现烯丙醇(C3H6O)高效、绿色合成。烯丙醇是生产香料和化妆品的中间体。下列关于烯丙醇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氧化物 B . 相对分子质量为58g C . 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 D . 烯丙醇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14、下列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④化学性质相似 B . ④的微粒符号为Na C . 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D . ②③形成的化合物为NaO
15、宋代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中有用银针验毒的记载。其验毒原理中涉及到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中丙和戊的微粒个数比为1:2 B . 甲和丙都由原子直接构成 C .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D . 保持戊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16、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x=16% B . 乙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C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 参加反应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8
17、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对应实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加热自来水(自来水+溶有氧气)

水在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滴有酚欲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盐酸和氢氧化钠会发生反应

C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变浑浊

该气体是一氧化碳

D

取少量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A . A   B . B   C . C   D . D
18、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技术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纯碱制备过程中的某一步是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NaCl可以得到NH4Cl和NaHCO3。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B . 在20℃时将25gNH4Cl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NH4Cl的饱和溶液 C . 将60℃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NH4HCO3 D . 在0~60℃之间,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19、在Cu(NO32、Mg(NO32和AgNO3的混合液中加入m克的锌粉和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不含Cu B . 当滤渣质量等于m克时,滤液中可能含有三种溶质 C .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滤渣中一定含有Zn,可能含有Al、Mg D . 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渣的组成情况有三种
20、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只含有两种物质

②若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且无气泡产生,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3种情况

③若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镁

④若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则原白色粉末中最多含有4种金属元素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硅元素

②4个二氧化氮分子

③氧离子

④5个氢原子

⑤碳酸根离子

⑥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2)书写化学方程式: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2、          
(1)补齐连线

A组  物质——用途

B组  物质——俗称

(2)金属在人类的生活、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①《国家宝藏》节目介绍了云南省博物馆馆藏青铜文物——四牛金骑士铜贮贝器。青铜是重要的铜合金,其硬度(填“大于”或“小于”)纯铜。铜常用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和延展性。

②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人类每年要从矿石中提取大量的金属,提取量最大的是铁,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3、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①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该实验中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通过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②在自来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到有大量泡沫生成的是(填“硬水”或“软水”)。实验室中通过的方法可将硬水软化。

(2)茶卡盐湖被誉为“天空之镜”,是中国四大盐湖之一。从盐湖中可以提取粗盐。

①实验室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计算产率。

②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③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依然浑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填一种)。

4、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在夏季到来之前,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对全市游泳场所开展了卫生监督检查和游泳池水质抽检工作。根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要求,游泳池水质检测项目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6项指标。其中游离性余氯指标过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引起皮肤过教等症状,过低起不到杀菌消毒作用,会造成游泳池水质的恶化,导致多种介水疾病的传播。游泳池水中的游离性余氯主要来自于消春使用的含氯消毒剂。

常见的含氯消毒剂

消毒剂名称

液氯

漂白粉

二氧化氯

成分或主要成分

Cl2

次氯酸钙Ca(ClO)2

ClO2

氯气和漂白粉能消毒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由于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破坏细菌、病毒的结构,从而可达到杀菌的目的。同时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漂白作用,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次氯酸酸性较弱且极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极易分解产生HCl和O2

ClO2是一种具有高效、广谱性的消毒剂,能杀死病毒、细菌、原生生物、藻类、真菌等。因其在消毒过程中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也不产生其它有毒物质,故ClO2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游泳池水中的游离性余氯主要来自于
(2)常见的含氯消毒剂的成分或主要成分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
(3)工业上用漂白粉消毒时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4)ClO2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的原因是
(5)在次氯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先由紫色变为红色,后逐渐变为无色。请结合材料解释溶液最终变为无色的原因是
5、过氧化钙(CaO2)可用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用石灰石(含少量铁的氧化物)制备过氧化钙并获取副产品Fe(OH)3的实验方法:

(1)所得副产品Fe(OH)3固体加热分解得到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7: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②中煮沸的目的是将所得CaCl2溶液中的(填化学式)气体去除。
(3)在冰浴的条件下,步骤③的产物除CaO2外,其它两种产物的化学计量数相同,且其中一种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制备Ca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在所得固体中直接加入双氧水,充分反应后过滤便可得到过氧化钙样品,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缺点是制得的产品纯度不高。
6、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甲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得的气体中常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要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标号)。
(4)已知铜和浓硝酸常温下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氮气体。用该方法制二氧化氮时,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标号)。
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铜丝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变黑后,趁热插入疏松的氯化铵(NH4Cl)固体里,变黑的铜丝又变回紫红色。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提出问题)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是什么物质?

(1)(作出猜想)猜想一:CO   猜想二:HCl  猜想三:NH3

小晶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

(2)(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氯化氢气体和氮气分别通入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

通入氯化氢气体硬质玻璃管中无明显变化,通入氨气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猜想三成立

(3)(反思与评价)

①通入氨气,观察到乙中固体变蓝,同时生成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则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有害,则该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②小明认为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取氨气,你认为该方法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拓展延伸)“焊药”中含有氯化铵(NH4Cl),“焊药”的主要作用是清除焊接处金属表面生成的金属氧化物,确保焊接牢固。

8、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标签部分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了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计算:

(1)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g。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