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第一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要求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下列说法或做法不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


A . 日常生活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 . 公交出行,少用私车 C . 为便于使用,电脑一直处于待机状态 D .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2、鉴别氧气、二氧化碳两瓶气体,不可行的方法是(   )
A .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 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 C .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3、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 . 用淘米水浇花 B . 将雨水收集再利用 C . 刷牙时始终打开水龙头 D . 农业灌溉将漫灌改为滴灌
4、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
A . CuSO4、HCl、NaOH、MgSO4 B . Na2CO3、HCl、BaCl2、K2SO4 C . HCl、CaCl2、NaOH、KNO3 D . NH4NO3、H2SO4、NaOH、MgCl2
5、室温下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充分溶解,现象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是(   )

   

A . ①④所得溶液溶剂是水 B . ②③所得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C . ①和②所得溶液质量相等 D . ③和④说明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性比碘好
6、锂电池在手机的发展中功不可没。碳酸乙烯脂(C3H4O3)可作为锂电池的电解液,有关它的说法正确是(   )
A . 碳酸乙烯脂中含有臭氧分子 B . 碳酸乙烯脂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C . 碳酸乙烯脂中的碳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D . 碳酸乙烯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g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 铁丝浸入稀盐酸,形成黄色溶液 C . 持续加热碳酸氢铵,最终有固体残留 D . 将浓硝酸滴入鸡蛋清,蛋清变黑
8、采取正确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 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 . 汽车油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C . 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布盖灭 D . 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9、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 . 试管2中得到氢气 B . 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1:2 C .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氧气
10、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6g,剩余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6g,下列判断正确是(   )
A . 生成了2.2g CO2 B . 剩余CaCO3的质量为10.0g C . 生成了10.6g CaO D . 原来CaCO3的质量为15.0g
11、已知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是( )

A .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g B . 乙物质为氧化物 C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7:24 D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
12、小丽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不正确一组是(   )

A

区分C粉和CuO粉末的三种方法

B

电解水可得到的结论

①做燃烧实验,观察现象

②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③通入H2并加热,观察现象

①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

②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③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以再分

C

降低NaOH溶液pH的三种方法

D

粗盐提纯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

①加水稀释

②加入稀盐酸

③加入硫酸铜溶液

①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②过滤时起到引流的作用

③蒸发时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A . B . C . C   D . D
1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是(   )
A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属于酸雨 C .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4、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红色石蕊试纸

B

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氯化钙溶液

C

除去氧化钙中的少量碳酸钙

加入适量稀盐酸

D

除去稀盐酸中的少量硫酸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实验题(共1小题)

1、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②
(2)①利用AD装置制取氧气①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为了使收集到的氧气较纯净,应等到时开始收集氧气。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身边处处有化学。
(1)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作用。
(2)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性。
(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认识物质。
(1)实验一:探究物质的组成,如图

图A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的组成。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

②能说明空气是混合物的现象为: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2)实验二: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

图C所示实验,用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将栓塞慢慢推入。通过对比上述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空气的微粒间的空隙比水的(填“大”或“小”)。

图D所示实验,先向烧杯乙中加入20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不变色,然后向烧杯甲中加入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几分钟后,观察到烧杯乙的酚酞溶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氢氧根离子
(2)m个铝离子
(3)碳酸氢铵
4、碳和碳的化合物是我们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物质。
(1)金刚石与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分析,由于二者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5、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登山运动员用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制取的氢气作为燃料,同时得到一种碱。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防止爆炸,点燃氢气前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2)“曾青(CuSO4)得铁化为铜”
(3)高炉炼铁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H2O2可作增氧剂。常温下,用4%H2O2溶液进行实验,研究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图。

(1)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
(2)D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物质H的一种用途

六、综合题(共1小题)

1、碳酸钠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玻璃、造纸和纺织等。
(1)碳酸钠俗称苏打或。如图为侯氏制碱法的流程图,通过步骤I后得到的悬浊液中有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溶)和一种氮肥,请写出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上述过程中得到的氮肥遇碱会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填化学式),该气体能使;从流程图中可得出小苏打的一条化学性质是

(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生成碳酸钠,现有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溶质的成分可能是:猜想①:NaOH;猜想②:Na2CO3;猜想③:。请设计实验证明猜想③正确。(写出相关的步骤和现象)
(3)某海洋化工集团生产的碳酸钠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标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取11.0g碳酸钠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碳酸钠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然后向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3

6

9

12

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

255.8

254.0

253.6

253.6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准。(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小强同学想在社区宣传栏出一期“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专刊,内容之一是汽车耗油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间关系。已知:①汽油密度约为0.7kg/L;②汽油(假定其为纯净物,根据汽油中C、H组成关系,其化学式可简单表示为CH2 ,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H2+3O2 2CO2+2H2O;请计算4升汽油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第一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