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县城城区五校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    B . 纺纱织布 C . 烧制瓷器    D . 冶炼生铁
2、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是(    )
A . 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B . 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C . 实验室常用电解水来制氢气 D . 实验室可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3、2019年3.15晚会曝光的不合格商家中,食品生产环境恶劣,卫生条件令人堪忧,严重影响了用餐者的健康,下列有关食品加工的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 . 用甲醛浸泡海鲜防腐 B . 用含亚硝酸钠工业盐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C . 提炼地沟油作为食用油 D . 用碳酸氢钠作面包发酵粉
4、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是(   )
A . 测定溶液的pH 图片_x0020_443593233 B . 读出液体的体积 图片_x0020_1205805948 C . 稀释浓硫酸 图片_x0020_1133759011 D . 移走蒸发皿 图片_x0020_1994649540
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是(  )
A . 八月桂花香飘四溢﹣﹣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 . CO有毒而CO2无毒﹣﹣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受热变大
6、列各组物质在pH=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 H2SO4、Na2SO4、 NaOH B . NaCl、 NaNO3、 KNO3 C . CaCl2、 KCl、 K2CO3 D . CuSO4、NaOH、 Na2SO4
7、下列现象描述正确是(     )
A .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 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8、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 图片_x0020_179638346图片_x0020_127251246 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是(   )

图片_x0020_1631239097

A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 .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1 D .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结果正确是(    )
A .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单质 B .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泡,所以与盐酸反应能产生气泡的物质就是碳酸盐 C .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 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的溶液是碱性的
10、下列图形表达正确是(    )
A . 图片_x0020_372279914 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B . 图片_x0020_313521826 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生石灰 C . 图片_x0020_561481952 常温下,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稀释 D . 图片_x0020_459015915 足量的镁、铁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二、选择填充题(共5小题)

1、对下列原理解释正确是(

A.氮气作食品填充气——化学性质不稳定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氧化性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    D.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NaOH溶液、CaCl2溶液的是

A.K2CO3溶液   B.酚酞溶液   C.BaCl2溶液   D.

3、由于H7N9病毒来袭,导致近期赣州关闭了活禽市场。临床试验数据证明,抗流感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对H7N9禽流感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下列有关帕拉米韦(C15H28N4O4)的说法正确是(

A.帕拉米韦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8:4:4

C.帕拉米韦由15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4个碳原子构成

D.帕拉米韦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4、如图所示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A. 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大的是A
B. t1℃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至t1℃,析出溶质的质量B>A=C
C. 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5、下列实验方案正确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硫酸铁溶液中的硫酸铜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B

硬水软化

煮沸或蒸馏

C

检验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滴入无色酚酞

D

鉴别氯化钠与硝酸铵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碱式碳酸镁是一种新型阻燃剂,其工业制备流程如下:

(1)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HCO3固体,固体不能溶解,则该溶液为NH4HCO3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操作I的名称是      ;“一系列操作”中包括蒸发,实验室中蒸发溶液时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3)副产品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一种可直接进入上述流程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2、公交车上常悬挂一块警示牌,“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上车!”以下为公交车上严禁携带的部分物品:白磷、钠、镁、汽油、硫酸、酒精、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鞭炮等等,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钠元素 ;
(2)5个过氧化氢分子
(3)硫酸溶液中的阴离子;
(4)所列禁带物品中的碱
3、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据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用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2)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
(3)刚打开雪碧饮料瓶,观察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过一会儿会停止,若再想瓶内产生气泡,可采取的措施是(答1点)
(4)中秋节观花赏月,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花的香味原因是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填字母代号)。

A 甲醇(CH4O)  B 乙醇(C2H6O) C .乙醛(C2H4O)    D 甲醛(CH2O)

4、南昌大学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镓属于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

图片_x0020_360748802

A 图片_x0020_38790785    B 图片_x0020_669756243    C 图片_x0020_445261564   D 图片_x0020_100005

(2)GaCl3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
(3)传统制备氮化镓的化学原理是: ,其中X的化学式为
5、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A﹣E类别不同,其中A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含两种元素,F常用来做制冷剂。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请回答:

(1)B的一种用途
(2)E的化学式
(3)A与C的化学方程式
(4)上述物质间的转化与相互反应中,一定不含 (选填四大反应类型中的一种)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同)。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的目的是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且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这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      (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4)乙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乙同学又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且实现了探究目的。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      ,Y是      溶液。
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926352823

(1)A仪器①的名称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
(2)B中木条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性,浓硫酸的这一性质属于(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C中会出现明显现象的试管是(填序号),根据试管(填序号)中的现象可知铁生锈需要氧气,试管Ⅱ中的蒸馏水需要煮沸、迅速冷却后再使用,目的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学习小组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经实验员分析可知原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NaHCO3 , NaOH,Na2CO3 , NaCl中的一种,请你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是什么溶液?

(猜想与假设)

甲猜想:NaHCO3溶液

乙猜想:NaOH溶液

丙猜想:Na2CO3溶液

丁猜想:NaCl溶液

(查阅资料)上述四种物质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NaHCO3

NaOH

Na2CO3

NaCl

常温下溶解度/g

9.6

109

21.5

3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9

13

11

7

(实验探究1)取瓶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2)另取瓶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生气泡。

(1)(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探究1)可知同学的猜想一定错误。

甲同学仔细分析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表后发现自己的猜想不符合题意,他的理由是

丙同学分析(实验探究2)并结合以上同学的实验结论,认为原瓶溶液是NaCO3溶液。

(2)(实验探究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讨论质疑)乙认为以上同学分析有漏洞,需要进一步实验确定,于是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3)在(实验探究1)试管中的红色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中性),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仍呈红色,但有白色沉淀产生。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探究3)可证明这瓶试剂为溶液,但已经部分变质。

(4)(反思与拓展)学习小组反思了这瓶试剂因为而变质,得出了该溶液正确保存方法,若要除去该溶液变质部分所采用的方法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g样品,加入27g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7时,刚好用去10%的稀盐酸36.5g,试计算:
(1)将100g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g。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县城城区五校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