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0年中考化学四调模拟试卷(三)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24分)(共8小题)

1、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波尔多液的配制可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 B . 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 C . 用FeSO4溶液、Cu和Ag三种物质可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D . 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3O4
2、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花肥、电镀液等。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20℃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 g C . 将70℃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有晶体析出 D . t℃时配制了质量分数为50%的甲溶液,则t一定小于70
3、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酒精挥发 B . 石蜡熔化 C . 轮胎爆炸 D . 铁钉生锈
4、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面粉 B . 牛奶 C . 白糖 D . 花生油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添加酒精 C . 加热液体 D . 放置试管
6、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5:16 C . 该反应涉及三种氧化物 D . 消耗的甲和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7、某些化学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下列有关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B . 化合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C .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属于交叉关系 D . 燃烧与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8、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克。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 . 滤液中一定有AgNO3 C . 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 . 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2中m的值为,n的值为;
(2)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硒化钠的化学式为

2、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①d点的意义是

②将t1℃一定量的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可用图上的点表示;若要将b点的70gA溶液转化为c点的A溶液,采用的方法有加入溶质 g或蒸发溶剂 g。

③t2℃时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④若将t3℃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则对三种溶液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I.都是饱和溶液

Ⅱ.溶质的质量分数:B%>C%>A%

Ⅲ.溶剂质量不变

Ⅳ.析出溶质的质量:mA>mB>mC

3、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和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请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D,F.
(2)写出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查阅资料:CO2+Zn CO+ZnO;FeCl3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进行加热,其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取黑色粉末加入盐酸

溶解,无气泡,溶液呈浅黄绿色(含两种金属离子)

溶解,有气泡,溶液呈浅绿色

2

取步骤1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

变红

无现象

则乙组装置D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甲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

(2)从安全考虑,本实验应在装置之间再添加装置E防止倒吸。(填字母编号)
(3)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O的还原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强”或“减弱”)。
5、为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将10g该合金放入到盛有40g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49.9g。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2)计算原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0年中考化学四调模拟试卷(三)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