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寒假学情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1题一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5小题)

1、2020年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袭,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战役”面前,充分体现了全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的医生和医疗物资都集中到了武汉。作为武汉的市民小李,用他自己的方式每天给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送午餐,在下列食物中主要为医护人员提供维生素的是( )
A . 肉沫豆角 B . 红烧带鱼 C . 东坡肉 D . 米饭
2、下面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称量固体NaOH C . 量度液体体积 D . 测溶液的酸碱度
3、下列变化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小苏打制汽水 B . 氢氧化钠制叶脉书签 C . 侯德榜联合制碱 D . 积雪用氯化钠来消除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餐具上的油污可以利用加有纯碱的热水进行清洗 B . 用炉具清洁剂除去自来水管上的铁锈 C . 冬季用燃煤取暖时要在煤炉上方加装烟囱,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 . 为保护金属资源,应合理开采矿物,并限制稀土等重要金属资源的出口
5、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的白雾 B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产生白烟 C . 向少量的氧化铁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黑色粉末部分减少,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D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
6、下列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 焦炭用于防毒面具 B . 炭黑用于制电极 C . 具有隔水透气高分子膜材料做鸟笼 D . 盐酸用于铅蓄电池
7、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 工业用纯碱制取烧碱:Na2CO3+Ca(OH)2=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B . 美丽溶洞的形成:Ca(HCO3)2=CaCO3↓+CO2↑+H2O    分解反应 C . 澄清石灰水检验气体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复分解反应 D . 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银强:Fe+2AgCl=2Ag+FeCl2    置换反应
8、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里生成氨基酸 B .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它属于糖类 C .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 D . 油脂可以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占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
9、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75%的酒精溶液发挥着巨大作用,下列关于酒精(C2H5O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酒精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 . 酒精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2:5:1 C . 酒精属于纯净物 D . 酒精分子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
10、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环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占总水量的30.4% B . 今年春节期间,哈市四环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效的减少了空气污染物的产生 C . 海洋是地球上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含80多种矿物 D .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能源有,氢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11、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银温度计测体温升高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B

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

固体中没有离子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D

金刚石硬度比石墨大

碳原子结构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12、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空气和呼出气体

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黄铜和18K黄金

磷矿粉和硝铵

方法一

带火星木条

取样灼烧,闻气味

加热,观察现象

观察颜色

方法二

澄清石灰水

取样灼烧,观察生成物

加入稀盐酸

加水,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1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溶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B . 40℃时,分别在200g水中加入50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20℃时,取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40℃,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D . 40℃时取甲、乙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到20℃,乙析出比甲多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氧气

二氧化碳

通入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洗气瓶

B

氯化钠

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

C

氧化铜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D

氯化钾

氯酸钾

加入二氧化锰,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15、现有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的氧化镁、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40g,与100g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硫酸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1.6% B . 2.4% C . 4% D . 6.4%

二、非选择题(16题-23题,共8小题,共40分)(共8小题)

1、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中国人都成了“美食家”。小明和妈妈就按照网上的指导一起做了电饭锅蛋糕。

(1)做电饭锅蛋糕需要用到蛋清,蛋清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①,该营养素是由多种②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2)蛋糕所用的面粉是用小麦加工而成,种植小麦需要施加氮肥,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3)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叶片发黄的现象,专家建议可以施加一种复合肥料,如(化学式)。
(4)做蛋糕时还要加入一些牛奶,喝牛奶是为了能为我们补充较多的常量元素,该元素能使骨骼和牙齿只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2、2020年春节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种消毒产品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1)国家卫健委向民众发布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75%的医用酒精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其中75%指的是酒精的①分数(“质量”或“体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燃料,可适当节约② ,一定程度上减少③的污染。
(2)“84消毒液”也是疫情期间我们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将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就可以得到次氯酸钠及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和最常见的液体,方程式为①;反应后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②
(3)消毒液的外瓶一般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属于材料。
3、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
(2)此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3)此反应中两种氧化物之间的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4)画出比一个水分子质子数多两个的粒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4、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复分解反应发生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酸、碱、盐之间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1)请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并根据不能发生反应的原因进行分类,参照实例完成下列内容:

①BaCl2+H2SO4一一

②KNO3+H2SO4一一

③NaCl+Cu(OH)2一一

④CaCO3+HCl一一

⑤NaCl+Ca(OH)2一一

⑥BaSO4+AgNO3一一

(2)通过课外阅读发现Fe3O4的化学式可看作:FeO·Fe2O3 , 2KAl(SO4)2化学式可看作:K2SO4·Al2(SO4)3同理,孔雀石[Cu2(OH)2CO3]的化学式可看作①;请写出Fe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5、实验室现有石灰石、稀盐酸、火柴、药匙、升降台、木条、棉花、镊子及以下仪器:

(1)若要制取二氧化碳还需补充的仪器是①(填名称),该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为②
(2)若补充一种药品还能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制取该气体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否则停止加热后,试管内温度降低,且反应停止,不再产生气体,从而使试管内①,气压② ,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水倒流入试管中,使试管骤冷炸裂。
(4)实验室要制取纯净的CO2气体,要通过两次装置⑨,第一个⑨装置盛放试剂是①,第二个⑨装置盛放的试剂作用②
6、如图A,B,C,D,E,F是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A和C是两种酸,E可以制肥皂,用“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请写出化学式C:;D:
(2)写出E转化F的方程式
(3)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
7、实验兴趣小组对制取二氧化碳实验中剩余的滤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知在实验过程中加入的稀盐酸过量,溶质只含有氯化钙和氯化氢两种物质,为了探究各成分的质量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写出求解溶液中氯化氢质量(x)的比例式为
(3)滤渣的质量为
(4)第一次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至50g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填化学式)。
(5)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某校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在请你来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探究】甲同学观察到红色溶液逐渐变浅,从而得出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乙同学不同意甲的观点,理由是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烧杯中液体浑浊并呈红色,过滤后得废液,由此现象得出此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2)【提出问题】废液中除了Na+和Cl-外,含有哪些离子呢? (酚酞除外)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思考交流后,有如下猜想:

甲:CO32-  OH  乙:CO32-  丙:OH-

请你再写出一种合理猜想:

(3)【活动与探究】甲同学进行了如右图实验


【实验与结论】于是甲同学得出自己的猜想正确,小组同学经讨论得出甲同学由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把甲同学的实验进行了改进,最终得出了甲同学的猜想正确。

(4)【继续探究】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出了废液中可能存在的两种阴离子的存在,同学们通过实验又证明出另一种一定存在阴离子,实验步骤:重新取废液,加入溶液,然后再加入溶液,当观察到现象,即可确定阴离子的成分。
(5)【反思与结论】在探究离子成分时选择试剂时要注意的问题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寒假学情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