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47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小题)

1、最近我们国家遇到了病毒的侵犯,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医务人员要求佩戴N95标准以上的口罩来阻挡病毒的侵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满足适合性和正确使用要求下,防护口罩可将有害物浓度降低90% B . 口罩用聚酯纤维无纺布等合成材料制成 C . 口罩鼻梁部分植入不锈钢条具有抗腐蚀性好的性能 D . 口罩的拉紧带是采用高弹性的聚乙烯制成,具有伸缩性的性能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验二氧化碳 B . 倾倒液体 C . 量取液体 D . 稀释浓硫酸
3、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 B . 加热铜丝变黑 C . 金属制成合金 D . 金属锈蚀
4、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 . 一氧化碳炼钢 B . 液氦用于磁悬浮列车 C . 铜丝做导线 D . 石灰石粉掺硫磺粉刷树
5、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干冰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和冷藏运输,以及医疗上血液制品的储存和运输 B . 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酒精着火 C . 将煤和石油综合利用制造合成材料 D . 城市污水、工业废水、饮用水的深度净化需要用到活性炭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氢气燃烧:无色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B . 氧化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黄色,放热 C . 红磷燃烧:暗红色固体燃烧发出黄白色的光,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D . 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氢氧化铝固体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7、下列方程式正确且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 加熟石灰研磨,检验铵态氮肥:NH4NO3+Ca(OH) 2=CaNO3+NH 3↑+H2O复分解反应 B . 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CaCO3 CaO+CO2↑分解反应 C . 洗去试管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 4+H2↑置换反应 D .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 3=AlCl 3+H2O中和反应
8、“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成人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B . 少年儿童需要摄入比成年人更多的钙,供机体生长的需要 C . 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能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D . 人体中除氧、碳、氢、氮外,其余元素中有些元素能够调节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9、甲烷乙烷都是天然气中含量较大的气体燃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烷和乙烷都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 B . 甲烷分子和乙烷分子中碳原子个数比为1:2 C . 甲烷和乙烷都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 D . 甲烷和乙烷分子中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10、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稀土是一类金属矿物的总称 B . 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是化石能源和水能 C . 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 D . 乙醇可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的燃料,而且可再生
11、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冬天河面的冰雪也会逐渐减少

冰雪中的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

B

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C

甲醛和一氧化碳都有毒

这两种分子中都含有碳、氧原子

D

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钢瓶

氧气变为液态,分子间间隔变小

A . A B . B C . C D . D
12、区分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用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

需要鉴别物质

方法1

方法2

A

硫酸铵和磷矿粉

看颜色

加水溶解观察溶解性

B

硬水和软水

闻气味

加入等量石灰水观察

C

羊毛和丝绸

灼烧闻气味

触摸感受柔软度

D

黄铜和纯铜

直接看颜色

在空气中灼烧后,观察颜色

A . A B . B C . C D . D
1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t2℃时,分别取含水100g的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降温至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2 B . 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溶液中溶质质量甲等于乙 C . 降温过程中,所得溶液质量甲始终大于乙 D . 降温至0℃时,溶液中析出固体中甲乙物质的质量一定为甲小于乙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铜粉

碳粉

氧气

充分灼烧

B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碳粉

通过足量灼热碳粉

C

氯化钠粉末

碳酸钠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蒸发,结晶

D

硝酸钠溶液

氯化钠

硝酸银溶液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5、将含碳酸银92%的样品30g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无色滤液94.5g,则所用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21% B . 11.1% C . 10.5% D . 10.3%

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共8小题)

1、如图新型直饮机不仅可以高度净水,而且可以保留水中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1)直饮机的外壳和主体结构主要是塑料,主要利用了塑料①的性质,塑料属于② (填材料种类)。
(2)其中有一个桶内的净水物质是特种活性炭,因为活性炭具有①的结构,所以具有②,活性炭能够起到的净水效果是③
(3)2019年4月,最新的监测机构的监测结果表明整个世界的海洋已经没有一块不被塑料污染了,就连最深的海沟马里亚拉海沟里也有废弃塑料的出现,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叫做①, 并说出一条你能够做到的减少此污染问题的做法:②
2、苏炳添作为国际顶尖的短跑健将,其运动服和跑鞋都是特制的,营养补给也有特殊的要求,化学在其中做出了突出的作用。

(1)短跑运动的运动员的营养配比要求很高,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均衡充足,牛羊肉因为其富含①且油脂含量合理而深受运动员喜欢,其中油脂的作用是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②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为调节运动员新陈代谢,运动员还需要摄入适量含③的食物(填营养素)。
(2)菜籽油、橄榄油等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是短跑运动员理想的油品,种植菜籽生长中期需要大量的氮和钾,可以施加一种化肥①(填化学式)来解决,其中氮元素的作用是促进作物茎叶生长茂盛,②,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3)某种磷肥的生产是利用硫酸和磷酸钙反应制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钉子鞋是短跑运动员不可或缺的装备,其中最适合做钉子鞋鞋前的短钉的材料是( ) (4)
A . 锰钢 B . 酚醛塑料 C . 生铁
3、下图是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分子中属于氧化物分子的是
(2)乙到丙的反应实质是
(3)请从微观角度说明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原因
(4)如图中表示甲烷粒子随时间变化的是(填序号)

4、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妈妈给身处毕业班的铭铭的午餐很丰富,有下列食物:

①一个小馒头②洗好切块的苹果③炖牛肉④凉拌柿子⑤半碗米饭⑥红烧鲫鱼。

请按照上述食物富含的营养素选出一组食物,并阐述其分类依据,选出的一组食物是,(填序号)选择的依据是

(2)不仅食物有富含营养素之分,其实食物还有酸碱之分,但是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并不是说食物本身的酸碱性,而是食物在人体内经过代谢后最终产物的性质,也就是成酸性和成碱性,如蛋白质多含碳、氮、硫、磷,碳转化为碳酸,硫转化为硫酸,磷转化为磷酸,氮转化为尿酸,这些物质使体液呈弱酸性,所以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多是酸性食品,苹果,柠檬等多含钾、钙、钠,所以苹果柠檬反倒是,为保证体液恒定的pH,人体细胞内存在着一些重要的酸碱平衡。

如:H2PO4-  HPO42-仿照此例请写出H2CO3   。

5、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 →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下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C为胃液的主要成分,B可用于造纸、纺织(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D物质的化学式(或溶质的化学式)。A:;D:
(2)写出E转化为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B的粉末与足量C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7、为测定某被氧化的纯铁片(表面只看做氧化铁)中铁的锈蚀程度,47中实验小组实验并记录如下:

(1)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
(2)B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已知条件求解C烧杯中单质铁质量(x)的比例式为
(4)D烧杯内溶液蒸发66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E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6)铁片中未锈蚀的铁与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
8、               
(1)某化学小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向A中注入足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注入一定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对所得的红色溶液B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B中含有哪些溶质?(不考虑酚酞)

【猜想与假设】甲猜想为:Na2SO 4、NaOH;乙猜想为:Na2SO4、H2SO4

丙猜想为:Na2SO4、Na2CO3;丁猜想为:Na2SO4、Na2CO 3、NaOH;

【表达与交流】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猜想不成立,理由是

(2)【反思与评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不但需要考虑可溶性生成物和剩余的可溶性反应物,还要结合,进行合理猜想。
(3)【探究实验】甲同学取一定量溶液B,加入足量BaCl2溶液,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得出结论丁猜想成立。

【评价与交流】请你对甲同学由实验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

在甲同学实验的基础上,乙认为可取一定量溶液B,加入即可验证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乙同学取该试剂进行实验,最终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成分。

(4)【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时,不但要考虑所加入试剂只与反应产生明显实验现象,还要考虑所加试剂的量要适当,才可以确定溶液中的溶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47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