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吐木秀克乡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化学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B . 酒精、吗啡、海洛因都是毒品 C .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粉尘都是大气污染物 D . 石油、煤、氢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2、要配制100g5%的蔗糖溶液,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


A . 称取5g含杂质的蔗糖 B . 用量筒量取90mL水 C . 搅拌后玻璃棒上有液体残留 D . 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
3、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 . HNO3       B . MgO C . O2 D . NaCl
4、

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A . B . C . D .
5、

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 . 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 . 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 . 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6、金属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重要的用途,下列关于金属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烹制食物用铁锅是因为铁的密度大 B . 导线常用铜制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C .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 钙是生活生产中使用最多的金属
7、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 用甲醛浸泡水产品,光鲜! B . 清理沼气池时,用火把照明,亮堂! C .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方便! D . 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低碳”!
8、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 . 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B .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C . 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D . 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表面会形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
9、下列各组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H+SO42-K+CO32- B . Mg2+Cl-OH-Na+ C . Fe3+SO42-H+Cl- D . Na+Ba2+NO3-SO42-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 B .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 C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D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1、下列材料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A . 塑料 B . 铁丝 C . 玻璃丝 D . 棉花
12、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的等质量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再向两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铝和镁,反应完毕后,若天平失去平衡,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①铝、镁均有剩余;②铝、镁均耗尽;③镁耗尽,而铝有剩余(   )
A . 仅②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②③
13、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一定没有沉淀生成 B . 一定有氧化物生成 C . 一定是放热反应 D . 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4、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310157494

A .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B . 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 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1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Cu CuO CuSO4

方案二:Cu CuSO4[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你认为方案一的优点是( )

①节约能源  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  ③提高硫酸的利用率 ④提高铜的利用率

A . 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6、白炽灯泡里用的是钨丝,因为钨是(   )
A . 熔点最高的金属 B .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材料 C . 延展性最好的金属 D . 容易冶炼、价格低廉的金属材料
17、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

向少量NaOH溶液滴加CuSO4溶液

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

反应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A . ①有蓝色沉淀 B .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C . 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 . 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
18、能一次鉴别AgNO3、Na2CO3、NaCl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A . NaOH溶液 B . BaCl2溶液 C . 盐酸 D . 硝酸
19、逢雷雨天气时,我们一定要远离金属是因为它具有(   )
A . 光泽 B . 导热性 C . 导电性 D . 延展性
20、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Cl2=2HCl+S↓,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复分解反应 D . 置换反应

二、选择填充题(共1小题)

1、我省素有“红土地”之称,红土壤偏酸性。下列农作物适宜在红土壤中种植的是

农作物

马铃薯

甘草

茶树

橘子

桑树

最适合生长的pH范围

5.5~6.0

7.2~8.5

5.0~5.5

5.5~6.5

7.0~8.0

A 甘草   B 橘子   C 桑树   D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有三种化肥,分别是硫酸钾、氯化铵、磷矿粉,其中为灰白色粉末的是;在剩余的两种物质中取样,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的原物质是;小明家种植的花草最近叶色发黄,你认为可施用其中的(写化学式)
2、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填离子符号)。

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图片_x0020_1757435040 图片_x0020_624742590 图片_x0020_1970430073

图片_x0020_852565081

(2)除上述实验外,在溶液中与Cu(NO3)2和CuSO4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

(任举二例,填化学式,下同);

(3)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任举一例)。
3、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1)若要比较KNO3与 Na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
(2)20℃时,各取NaCl、KNO3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溶液。
(3)若将上表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         (填序号) (3)
A . 0℃~20℃ B . 20℃~40℃ C . 40℃~60℃ D . 60℃~80℃
4、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问题:
(1)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面上,这是利用铁的性。
(2)铁和铝都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它们的性。
(3)用金属钨做白炽灯的灯丝,这是利用了钨的
(4)铝能制成很薄的铝箔,这是利用铝的性。
(5)金属纽扣表面涂的“银粉”实际上是粉。
(6)体温计中液态的“银”是
(7)热水瓶胆壁的金属是
(8)为何铁制锅铲需要加上木柄或塑料柄
(9)联合国卫生组织为什么推荐使用中国的铁锅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但也有一些观察不到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的明显现象是
(2)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一盛满CO2气体的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胶塞中插有一下端系小气球的玻璃管)。然后振荡锥形瓶,会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胀大,其主要原因是

图片_x0020_587343799

(3)盐酸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前,应先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许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601959989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C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
(2)实验开始时,应 (填“先加热再通CO”或“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为,反应方程式为
(4)除CO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还原Fe2O3(请写一物质的化学式)

五、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

图片_x0020_1248100430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填写装置序号)。
(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请说明理由
(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1)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

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

少量

较多

很多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      有关。

(3)[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足量盐酸

      ,白色沉淀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      

猜想二不正确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化学兴趣小组取2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在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5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吐木秀克乡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