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化学问题。试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①~④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①用苛性钠稀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

②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

③用生石灰降低土壤碱性

④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有一种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碱性 B . 有一种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呈碱性 C . 有一种溶液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则该溶液呈酸性 D . 有一种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酸性
3、对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然后过滤

C

证明溶液部分变质

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氯化钡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D

测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A . A                          B . B                           C . C                           D . D
4、下列气体不能用固体的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 . 一氧化碳 B . 氢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氧气
5、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增大且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浓盐酸 C . 食盐    D . 氢氧化钠
6、如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图片_x0020_100009

A . 红色 B . 紫色 C . 红色 D . 无色
7、分类放置物质可以保证物质存放的条理性,便于快速查找和利用物质。下列物质存放和类别标签对应正确的是( )
A . 有机物:甲烷、淀粉、二氧化碳 B . 酸:盐酸、硫酸、硫酸钠 C . 碱:烧碱、纯碱、熟石灰 D . 盐:食盐、小苏打、碳酸钙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A . 熟石灰用于粉刷墙壁 B . 铁桶用来盛氢氧化钠溶液 C . 酸碱指示剂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D . 氢氧化钠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如图,锥形瓶中盛有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中,可以看到锥形瓶中出现            的现象,同时U形管产生的现象为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      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      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      

2、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为      色。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      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      
3、如图1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和B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类别不同于图表上出现的物质,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据图1回答。

图1   图2

(1)下列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1)
A . Cu(OH)2 B . HCl C . CO2
(2)物质B属于       (填“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3)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       。
(4)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图2),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      (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      
4、农业上降低土壤酸性、农药上配制波尔多液都要用到的一种碱是      (写化学式),用这种碱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是因为      (写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猜    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

②该溶液全部变质;

③该溶液部分变质。

(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们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1)(问题讨论)

操作Ⅰ的名称是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      (填序号)错误。
(3)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      (填序号)正确;若“现象X”是      ,则猜想③正确。
(4)(拓展应用)

小娟和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5)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      (填“BaCl2”或“Ba(OH)2”)除去。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迁移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依据不同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理,根据NaOH性质用图1总结了K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K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填写图1空白处,以完善知识网络图;
(2)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KOH溶液中,溶液变成      色;
(3)NaOH必须密封保存,同理KOH固体也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写出KOH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4)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其实质是       。在图2所示的反应过程中,小明对反应溶液的pH进行了三次测定,当溶液pH=10时,溶液中溶质为      (填化学式,下同);pH=7时,溶质为      ;pH=3时,溶质为       ;
(5)写出符合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烧杯中有一些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 A,为确定其变质情况,进行如下实验。

(1)生成气体 B 的化学方程式      
(2)试剂 X 是      (选填“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
(3)若所加试剂 Y 是氯化铁溶液,则生成红褐色沉淀 E 的化学方程式      
(4)滤液 D 中溶质的成分有      
(5)结论:由方案 2 可知,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是      (填“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