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八单元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铁是冶炼最多的金属,工业上是采用高炉炼铁,而在实验室里采用如图1,写出如图的化学方程式 。
①处理尾气一氧化碳 ②检验二氧化碳 ③吸收部分二氧化碳
共享汽车越来越方便我们的出行,但是长期暴露在室外也会减短使用寿命,如图是某厂利用来自于共享电汽车的合金废料(含Fe、Cu和Al)制取FeSO4和CuSO4溶液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部分生成物已略):
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R=2NaAlO2+3H2↑,R的化学式为 。
I.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II.2Cu+O2 2CuO CuO+H2SO4=CuSO4+H2O
(查阅资料)①铜锈受热易分解 ②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从铜器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锈,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观察到B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推测,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实验 |
| | | |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铜丝表面 有绿色物质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解释与结论)
实验中使用“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
三、综合题(共4小题)
①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
②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某品牌饮料的空易拉罐应收入 (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③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用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美丽富饶的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其中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是国家重要的锡、铜生产基地。
我国古代曾用“湿法炼铜”“火法炼铜”。“湿法炼铜”的原理是“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火法炼铜”中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炼铜的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一种会导致酸雨的气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
在河南安阳、湖北荆州、湖南宁乡、云南江川等地分别出土了后(司)母戊鼎、越王勾践剑、四羊方尊、牛虎铜案等青铜文物,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高超熔铸技艺。青铜是铜锡合金,锡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铜的强度,抗腐蚀性增强,因此锡青铜常用于制造齿轮等耐磨零部件和耐蚀配件。
虽然云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但是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所以保护金属资源刻不容缓。
回答下列问题:
四、计算题(共1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