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八单元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水 B . 乙和丙:空气 C . 甲和丙:空气 D . 甲和丁:水
2、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 .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C . a处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Fe2O3=2Fe+CO2 D . 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3、如图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和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活塞,一周之后,观察现象,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 a管中的铁钉不生锈 B . b管中的铁钉不生锈 C . 一周后L端比R端液面高 D . 把水换成食盐水,铁生锈会更快
4、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是()
A . 在表面刷漆 B . 在表面涂油 C . 在表面镀铬 D . 用湿布擦拭
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高 B . 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C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 铝制品不需要涂保护层来防腐蚀,因为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B . C . D .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其中C、D的分液漏斗中为足量且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稀盐酸,B中所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已知铁锈可以溶解在稀盐酸中)

(1)步骤一:关闭 ,打开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对比铁丝表面的变化,能够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是装置      (填C、D或E,下同),能够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反应物浓度有关的是装置      
(2)步骤二:关闭 ,打开 ,将装置C、D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盐酸同时全部注入广口瓶中,广口瓶D中的现象是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金属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取金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

(1)(一)获取金属

铁是冶炼最多的金属,工业上是采用高炉炼铁,而在实验室里采用如图1,写出如图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3)装置B的作用有      (填序号)

①处理尾气一氧化碳     ②检验二氧化碳     ③吸收部分二氧化碳

(4)(二)金属的应用

共享汽车越来越方便我们的出行,但是长期暴露在室外也会减短使用寿命,如图是某厂利用来自于共享电汽车的合金废料(含Fe、Cu和Al)制取FeSO4和CuSO4溶液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部分生成物已略):

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R=2NaAlO2+3H2↑,R的化学式为      

(5)合金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写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由Cu制取CuSO4溶液有以下2种途径,请选择一种最佳途径,说明理由      

I.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II.2Cu+O2 2CuO  CuO+H2SO4=CuSO4+H2O

(7)黄铜是铜、锌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取6.0g该铜锌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烧杯内剩余固体质量为4.7g。请计算: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多少?      
3、某些铜制品在空气中久置,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又称铜绿)。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锈的组成和铜生锈的条件。
(1)I.探究铜锈的组成

(查阅资料)①铜锈受热易分解     ②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从铜器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锈,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观察到B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依据以上现象分析,铜锈中一定含有的元素:Cu和      
(3)II.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推测,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编号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铜丝表面

有绿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

实验中使用“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4)得出“铜生锈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填编号)。
(5)对比实验②和③,得出的结论是      
(6)为验证猜想,请在图中将实验⑤补充完整。
(7)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铜生锈的条件是      
(8)结合上述实验,你对保存铜制品的建议是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去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它是世界上钢结构桥体最长的跨海大桥。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金属资源的下列问题。
(1)在空气中,铁与      同时接触发生反应而生锈;
(2)请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3)除防止金属腐蚀外,请写出还有哪些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答一点)
2、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
(1)青铜是铜锡合金,其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某些铁制零件防锈措施是涂油,其防锈原理是      。工人师傅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铝合金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业,可增加飞机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这是利用了铝合金      (答一点即可)的优良性能。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后,对混合物进行过滤,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近年来,我省多地纷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市街道垃圾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

②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某品牌饮料的空易拉罐应收入      (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③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用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甲、丙表面有气泡产生,乙无明显现象;若将甲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的表面有丙析出。由此推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Al(NO33、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3)
A .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B . 若滤渣中含有银、铜、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Fe3+、NO3 C . 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银、铜、铝 D . 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Al3+、Fe2+、Cu2+ , 可能有Ag+
4、阅读下列材料。

美丽富饶的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其中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是国家重要的锡、铜生产基地。

我国古代曾用“湿法炼铜”“火法炼铜”。“湿法炼铜”的原理是“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火法炼铜”中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炼铜的原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一种会导致酸雨的气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

在河南安阳、湖北荆州、湖南宁乡、云南江川等地分别出土了后(司)母戊鼎、越王勾践剑、四羊方尊、牛虎铜案等青铜文物,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高超熔铸技艺。青铜是铜锡合金,锡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铜的强度,抗腐蚀性增强,因此锡青铜常用于制造齿轮等耐磨零部件和耐蚀配件。

虽然云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但是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所以保护金属资源刻不容缓。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在云南出土的文物是______(填标号)。 (1)
A . 四羊方尊 B . 牛虎铜案 C . 越王勾践剑 D . 后(司)母戊鼎
(2)可用来冶炼锡的矿石是______(填标号)。 (2)
A . 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 B . 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 C . 锡石(主要成分SnO2) D . 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
(3)青铜的抗腐蚀性比纯铜的      (填“强”或“弱”)。
(4)本材料中,“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      ,“火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将Cu-Zn合金样品20g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所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2)原样品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      
(3)实验测得20g该样品与154.7g某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此时所得溶质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 第八单元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