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巩固(共5小题)
1、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显著升高的是()
A . 氢氧化钠
B . 氯化钠
C . 硝酸铵
D . 蔗糖
2、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证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 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 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4)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实例: 。
(5)某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是一种。实例: 。
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 蔗糖
B . 汽油
C . 泥土
D . 生铁
4、2012年6月30日5时07分,新疆新源县与和静县交界地带发生6.6级地震。为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防疫人员通过喷洒含氯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该含氯消毒剂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对不饱和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A . 一定是浓溶液
B .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C . 一定是稀溶液
D .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5、下列过程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 .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渍
B .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 用蒸馏水洗去试管内的氯化钠
D .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二、强化提升(共6小题)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并维持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Ca(OH)2的质量分数增大
B . 溶液中Ca(OH)2的质量分数减小
C . 溶液中的Ca2+总数减少
D . 溶液中的Ca2+总数增加
2、按右图所示装置,将试剂x注入装有试剂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不可能的组合是( )
选项 | x | y |
A | 水 | 氧化钙 |
B | 水 | 硝酸铵 |
C | 水 | 氢氧化钠 |
D | 稀盐酸 | 镁 |
A . A
B . B
C . C
D . D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 . 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 . 蔗糖溶液极易导电
4、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某天气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的()
A . 不饱和溶液
B . 浓溶液
C . 饱和溶液
D . 稀溶液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硝酸铵溶解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B . 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C .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 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Na+和Cl-
6、下面有关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B . 升高温度,饱和溶液一定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C . 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为该物质的溶解度
D . 饱和溶液是指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三、真题演练(共5小题)
1、将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g分别放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如下图像:
分析图像,回答问题:
(1)在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吸热现象的是 (写名称);
(2)对NaOH而言,a点右侧曲线表示: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面 (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 。
2、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 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 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 .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 . 冰糖
B . 味精
C . 芝麻油
D . 葡萄糖
4、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 碘溶于水得到碘酒
B .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 . 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D . 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溶液
5、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A . 蔗糖
B . 麻油
C . 食盐
D . 白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