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物质R应该选用(   )

A . 铁片 B . 红磷 C . 木炭 D . 硫粉
2、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   )
A . 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氮 C . 稀有气体 D . 可吸入颗粒物
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的耀眼白光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 C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4、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 动物的呼吸 B . 盐酸除铁锈 C . 铁制品生锈 D . 天然气燃烧
5、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甲烷 D . 一氧化碳
6、下列物质的应用错误的是()
A . 氧气充食品包装袋 B . 小苏打做面包 C . 稀有气体用于闪光灯 D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7、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 CO2 B . O2 C . N2 D . H2O
8、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O2的过程中,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 . 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O2的发生装置 B . 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O2的收集装置 C . 装置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 . 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装置可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室有红磷、木炭、硫.

(1)请问燃烧匙内放何物最合适      
(2)燃烧完毕,过一会儿,打开止水夹出现的现象为      
(3)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4)当燃着的木条检验瓶内剩余气体时,现象为      
(5)上述实验说明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其体积

比约为      

2、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有:氦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请按要求用上述物质的化学式回答:

①常用作灭火剂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能作有色光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③会引起酸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④能作为清洁能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⑤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多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

(1)图1为空气成分的示意图,物质B的化学式为      
(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物质B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红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为探究某塑料的组成元素,设计了实验Ⅰ和Ⅱ。回答下列问题:
(1)Ⅰ.制取氧气

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      (填标号)。

(2)欲制取干燥的O2 , 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      (填标号)。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       (填“a”或“b”)端相连。
(3)Ⅱ.组成探究

定性检测(已知: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试剂并按上图进行实验。通入O2 , 一段时间后,点燃J处酒精灯。

装置K中无水CuSO4变①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H2O

装置L中②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CO2

③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塑料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4)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确定组成,将1.4g该塑料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共产生了4.4gCO2和1.8gH2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塑料      (填“含有”或“不含”)除上述③中结论之外的元素。

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利用装置F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其现象为      ,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若用G装置来去除CO中混有的少量CO2 , 则该装置中最好加入下列哪种试剂      (填字母序号),混合气体应从      (填“M”或“N”)端导管口进入。

A浓硫酸    B紫色石蕊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3、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根据实验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填选项字母)

A 排水法               b 向下排空法              c 向上排空法

(4)检验C中收集满气体的方法是      
(5)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 , 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      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      
4、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内容步骤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推入适量H2O2溶液

推入适量H2O2溶液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没燃烧,燃烧匙中白磷没燃烧是因为      ,水中的白磷没燃烧是因为      ; 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      ;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在实验2的整个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