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21 溶液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12小题)

1、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35.8

36.0

36.1

36.4

37.1

38.0

39.2

①8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g/100g水。

②20℃时,15g水中溶解      g氯化钠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③粗盐(含有泥沙的氯化钠)提纯的实验过程如图一所示,溶液A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操作Ⅱ是      

④操作Ⅲ过程中溶液质量与时间变化关系示意图如图二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m3=20g

b.L、P表示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m2-m1)是减少的水的质量

d.N点时,停止加热

2、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问题。

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

(1)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2)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 . 溶质质量:①<②        B . 溶液质量:②<④ C . 溶质质量分数:①=③    D . 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
3、如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A、B 两种物质在      ℃时溶解度相同。

②t2℃时,B 物质的溶解度是      

③t2℃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      

④t2℃时,将三种物质各 ag 分别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      。(用“ > ”、“ < ”、“ ≤”、“ ≥”、“ = ”表示)

⑤A中混有少量 B,要得到较纯净的A,可采取的方法是      

⑥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种)

⑦如图烧杯甲中盛有饱和的C溶液。现向烧杯乙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甲中有晶体析出,可能的原因是      

⑧t2℃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 t2℃,剩余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此时A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列式即可)

4、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温度(℃)

10

20

40

60

溶解度(g/100g 水)

20.9

31.6

63.9

110

(1)20℃时,称取 10.0 克硝酸钾固体加入到 40 克水中,用      (写出仪器名称)搅拌,充分溶解后得到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上述溶液升温至 6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将 60℃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将溶液 I 降温,开始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温度介于_____℃(选填编号之间。

(3)
A . 40-60    B . 20-40    C . 10-20    D . 低于 10
(4)为得到 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将溶液 II 恒温蒸发 15 克水,请分析该操作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说明理由      
5、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将温度由T1℃开高到T2℃,充分提拌,烧杯乙中固体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相等或不相等);t2℃时,分别溶解等质量的这三种固体,将它们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大的是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要从中获得较纯的甲,可采用的方法为      

7、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图中a点的含义是      ,10℃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②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乙;

③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0克分别加入100克水中后,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则上述实验中m的取值范围为      

④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恢复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B.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乙>甲

C.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质量:甲>乙

D.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8、试管 a、b 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甲和乙,再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不含结晶水)。

①t1℃ 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用“>”“<”“=”填空)。

②p 点的含义是      

③图 2,a 中加入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④t3℃ 时,若将 25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质量为      

⑤关于图 2 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1℃ 时 a 和 b 中溶剂质量相等

B  t2℃ 时 a 和 b 均为不饱和溶液

C  t3℃ 时 a 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b 中溶质质量分数

D  t3℃ 时若使 a 和 b 均恰好饱和,a 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大于 b 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

9、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温度(℃)

0

2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

(g/100g 水)

KNO3

13.3

31.6

63.9

86.0

110.0

169.0

246.0

NaCl

35.7

36.0

36.6

37.0

37.3

38.4

39.8

①20℃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是 KNO3      NaCl(填“>”或“=”或“<”)。

②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的方法是      

③配制 2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称取氯化钠固体      g。

④60℃时,50g 水中溶解 43g 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欲使该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可以恒温蒸发水的质量      g(精确到 0.1);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也可以降温到      ℃恰好饱和。

10、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上图所示。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若使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物质甲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种即可);将t2℃时7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10%,需加水       g。

11、氯化钠在工农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
(1)配制500mL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1.04g/cm3),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接下来的操作顺序是___。 (2)
A . 先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钠,后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和移动游码 B . 先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和移动游码,后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钠
(3)若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精确到0.1g)。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12、将30g甲、乙两种物质在t2℃时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如图所示。试回答:

(1)A试管中放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此时另一支试管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保留1位小数),若将温度降至t1℃时,试管B中的现象是      
(2)在t2℃时,若要让试管A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可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填序号)。

①硝酸铵  ②氢氧化钠  ③氯化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9年初中化学知识点专练 21 溶液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