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 小实验综合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和MgCl2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⑥加过量Ca(OH)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
A . ①③⑥②⑤④    B . ⑥①⑤③②④    C . ⑥①③⑤④②    D . ①⑥③②⑤④
2、根据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乙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大于甲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说明金属活动性:镁>铁 B .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C . 甲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乙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D . 向盛有NaOH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烧杯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B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  滴加液体药品 D .  稀释浓硫酸
4、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实验操作安全常识

火焰三层﹣﹣外焰、內焰、焰心

温度最高﹣﹣外焰

熄灭蜡烛时的白烟﹣﹣石蜡

不可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

不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

停止加热时,要用嘴吹灭酒精灯

C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关键

D

加热时试管破裂原因

装置﹣﹣气密性好

药品(红磷)﹣﹣足量

打开弹簧夹时机﹣﹣装置冷却

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

加热时﹣﹣试管外壁沾有水珠

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A . A    B . B    C . C    D . D
5、欲配制20%的氯化钠溶液50g,部分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A . 取固体 B . 称固体 C . 量取水 D . 写标签
6、下列叙述与对应的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 水的电解 B .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氢气 D . 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7、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 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D .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区分硬水和软水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1)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需要对比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中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外,还必须要控制      相同。
(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对比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35.8

36.0

36.1

36.4

37.1

38.0

39.2

①8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g/100g水。

②20℃时,15g水中溶解      g氯化钠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③粗盐(含有泥沙的氯化钠)提纯的实验过程如图一所示,溶液A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操作Ⅱ是      

④操作Ⅲ过程中溶液质量与时间变化关系示意图如图二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m3=20g

b.L、P表示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m2-m1)是减少的水的质量

d.N点时,停止加热

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1、某同学用以下方法探究燃烧的条件,请你帮他分析,填写空格。

该同学做了下面对比三个实验(如图)

(1)实验1中的现象是      
(2)实验2中的现象是      
(3)实验3中的现象是      

根据以上实验,总结出燃烧的条件为(按实验顺序回答):

      

      

      

2、如图是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

(1)在玻璃容器内还可以看到有大量      生成,该生成物名称为      ,其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测定空气中      的体积分数

白磷着火燃烧,活塞      ,最后停在刻度约为       (填整数)的位置上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      

3、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2)图③中,使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4)称量NaCl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4、兔首和鼠首均为青铜器(铜、锡合金)如图所示,某些铜器表面呈绿色,这是铜器长期曝露在空气中生了铜渍。为了弄清“铜绿”的组成和铜生成“铜绿”的条件,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查阅资料】了解到这层绣渍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俗称“铜绿”。它受热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猜想与假设】经仔细了解了水龙头的使用环境后,据“铜绿”的组成和查阅的资料判断,铜绿可能是铜与氧气及            共同作用而生成的。
(3)【设计与实验】借鉴课本“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刚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试管内的为图片)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      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填写试管字母编号)。

(4)【评价与改进】小明认为小刚设计的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用图表示亦可):      
(5)【拓展与应用】小红从不同地点收集到两个铜器(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做的)中,纯铜器的铜绿比青铜器的少,他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小红的分析是否全面?请你说明理由:      
5、空气、水、碳是生活中的重要物质。
(1)关于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1)
A . 实验时红磷应足量 B .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 . 红磷熄火后刻打开弹簧火 D . 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2)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有些村庄取用地下水,可用      区分地图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在生活中,人们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电解水化学方程式为      ,正极气体与负极气体的体积比是      

  

(4)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性

      

      

      

(5)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5)
A .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 . 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 .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6)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能源。
6、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剌激人的呼吸道。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将分别盛80℃的水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什么现象能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在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时,烧杯中水的作用是      
(4)请指出图中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      
7、分类、类比推理都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在A,B,C,D实验中,某些实验设计的原理是相同的。

稀释浓硫酸

探究燃烧条件

探究中和反应

探究铁钉生锈

A

B

C

D

其中实验B与      (填字母)归为一类,依据是它们都采用      的科学方法。

(2)过量的CO2能与Ca(OH)2反应如下: Ca(OH)2+2CO2=Ca(HCO3)2

同理过量的CO2也能与NaOH反应:NaOH+CO2=NaHCO3

写出侯德榜(如图纪念邮票)制碱法的第一步反应:向氨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第二步利用减压蒸发方法获取副产品NH4Cl,在当时,它的用途是用作      ,这也是侯德榜对人类的贡献之一。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9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 小实验综合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