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八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同步练习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
A . 西汉初年 B . 西汉末年 C . 东汉初年 D . 东汉末年
2、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起源于(  )
A . 古代罗马 B . 古代阿拉伯 C . 古代印度 D . 古代波斯
3、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A . 佛教 B . 基督教 C . 伊斯兰教 D . 道教
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
A . 纪传体断代史 B . 编年体断代史 C . 纪传体通史 D . 编年体通史
5、《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因为它(  )
A . 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通史著作 B . 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现象 C . 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 D . 开创了编写历史著作的新体例
6、既表现出秦朝的强大,又是世界艺术史上雕塑杰作的是(  )
A . 铜奔马 B . 骊山陵 C . 秦始皇陵铜马车 D . 秦始皇陵兵马俑
7、佛教和道教之所以能在我国广为传播是因为(  )
A . 都宣扬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B . 都主张修身养性 C . 都得到统治者的利用 D . 都宣扬长生不老
8、曾派使者到天竺求取佛经,并修建了白马寺的汉朝皇帝是(  )
A . 汉武帝 B . 汉明帝 C . 光武帝 D . 汉元帝
9、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支持,其根本原因是(  )
A . 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 . 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 . 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 . 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10、下列哪一条属于道教的主张(  )
A . 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 B . 今生忍受一切苦难,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C . 有救世主可以普度众生 D . 凡是道教徒,都是兄弟
11、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
A . 秦始皇 B . 陈胜 C . 汉武帝 D . 班超
1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 . 《诗经》 B . 《汉书》 C . 《史记》 D . 《资治通鉴》
13、司马迁写《史记》的主要根据是(  )

①朝廷的大量藏书 ②收集的民间资料 ③目睹的当时时事 ④文学作品的描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4、下列关于秦兵马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再现了秦朝时的军容 ②反映了秦朝繁重的徭役 ③显示了秦朝高超的造型艺术 ④反映了秦朝手工业的成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5、司马迁说他《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说明其主要目的是(   )
A . 搜罗天下奇闻 B . 考查研究古今兴亡成败原因 C . 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 . 传名后世
16、秦始皇兵马俑是以步兵、骑兵还有(  )组成的大型地下军阵。
A . 车兵 B . 仆士 C . 弓箭兵 D . 轻兵
17、道教兴起于(   )
A . 春秋时期 B . 战国时期 C . 西汉 D . 东汉
18、被道教尊为教主的是(   )
A . 孔子 B . 老子 C . 庄子 D . 孟子
19、下列哪些史实可以从《史记》中查阅到(   )

①山顶洞人的氏族生活  ②武王伐纣  ③陈胜、吴广起义  ④商鞅变法  

⑤焚书坑儒  ⑥班超出使西域  ⑦文景之治  ⑧城濮之战

A . ①②⑤⑦ B . ②③④⑤⑧ C . ②③④⑤⑦⑧ D . ①③⑤⑥⑦
20、下列人物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司马迁  ②扁鹊  ③华佗  ④仓颉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②①③ D . ②④③①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佛教在民间传播开来,是在      末年。

2、《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时期的约3 000年的主要史事。

3、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中杰出的代表作是        。

三、判断题:(共1小题)

1、西汉以后,思想领域里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A . 正确 B . 错误

四、材料解析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期我国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在他十五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带他到太史署去看一批藏书。这批藏书有一万三千多卷,皇上要求司马迁的父亲尽快整理出来。这可难办了,这一万多卷书中,有的已残缺不全,有的只有上卷无下卷,有的竹简的牛皮韦编也断了。因此,要整理就必须通过阅读进行筛选和补充,而且还必须是有学问、有毅力的人来做。听到这事后,司马迁就自告奋勇地说:“这些书我能读完。”父亲问:“你说说怎么个读法?”“一万三千多卷,乍看是大得吓人的数字,但是,我算了一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每天读十卷,那读四年,也差不多读完了。”从此,司马迁按自己所说的去做,每天坚持读十卷,直到把这批书读完。这就是“读万卷书”典故的由来。

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请回答:

(1)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

(2)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人?

(3)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著作是什么体裁?为什么叫这个体裁?

(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

(6)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作为一个史学家应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八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