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
A .      B .     C .      D .
2、煤炭燃烧排出的尾气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 . N2 B . CO2 C . SO2 D . H2O
3、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B . 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 . 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 D . 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4、下列各项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 天然气 B . 氢气 C . 石油 D . 无烟煤
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B .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C . 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6、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方法是( )
A . 用水浇灭    B . 剪掉烛芯    C . 吹灭蜡烛    D . 罩上烧杯
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违背此理念的是( )
A . 城市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B . 及时处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C . 建筑工地安装降尘装置 D . 家庭生活中,提倡垃圾分类回收
8、实验时不小心打翻酒精灯,在桌上燃烧起来,简单合理的扑救措施是(    )
A .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 . 用泥沙扑灭    C . 用湿抹布扑灭    D . 用水冲灭
9、“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
A . “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 . 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 . 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 . 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1995年12月8日,在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⑥跳楼

2、如图装置可用于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如下:
第1步:检查装置气密性;
第2步:如图所示加入药品;
第3步:向B试管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不燃烧;
第4步:待A试管中不再产生氧气时,再向B试管中加入90℃的热水,白磷不燃烧
第5步:向B试管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①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对比上述操作步骤可得出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对比的操作步骤得出的结论
      步和第5步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步和第5步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酒精      ,蒸馏水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2)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      比硬纸片的低。

(3)

在下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①溶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a      填“先于”“后于”)b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不助燃;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②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

CO2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熄灭的原因是:      

【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      

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动植物的呼吸             B . 木炭燃烧             C . 火药爆炸          D . 铁丝燃烧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和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b的仪器名称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可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B装置可制取CO2并探究CO2的性质,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到试管中的      (填溶液颜色变化);
(3)图 C实验中薄铜片上观察到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同学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后,对酒精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围绕“酒精燃烧生成了什么?”开展探究。请你一起完成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酒精燃烧有水生成;

猜想二: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调查与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学校实验室有95%的酒精和无水酒精以及必备的实验仪器和药品。

(1)【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

现象

结论

第一步:点燃无水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的烧杯,观察

            


第二步:


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了猜想一、二都正确。

(2)【反思与评价】同学们实验中选择无水酒精而不选择含水的酒精的原因是      

五、综合题(共3小题)

1、认识反应规律,控制反应条件,让化学反应为人类服务。
(1)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通过对比铜片上红磷和白磷的不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②小明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概括,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对图1实验应该进行三组对比分析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2)A常用于切割金属。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能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B.A物质具有可燃性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②该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③该反应过程中,若提高B物质的浓度及用量,好处是      

2、2017年5月,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主要是由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可燃烧。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      、石油和天然气等。
(2)甲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可燃冰中元素质量比C:H:O为      
(4)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与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       (写一条)。
3、化学与生成、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共享单车”已走进城市的大街小巷,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低碳”指的是较低的      气体排放,“共享单车”采用铝合金作支架,铝合金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国家保护“奔跑中国,一带一路”主题第一站——华奥汽车·2018贵港国际马拉松赛于3月4日在我市隆重开幕,运动员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慢慢消失的原因是血液中的乳酸(C3H6O3)与吸入的氧气反应:C3H6O3+3 O2=3 CO2+3R,则R的化学式为      ,乳酸(C3H6O3)属于      (填“无机”或“有机”)物;华奥新能源公交车很环保,节能,大大方便了贵港市民的出行,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