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 . 发生反应前,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7:4
2、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余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 . 9.6g    B . 8.8g    C . 6.8g    D . 4.4g
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4、下列关于S+O2 S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 . 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 . 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 .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20

90

6

5

反应后质量/g

86

108

22

a

A . 表中“a”值为10 B . 反应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5:1 C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 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6、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 .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7、某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NH3、H2O和CO2 . 根据这一事实,下列的推理中,错误的是(   )
A . R中一定含有氮元素         B . R一定为化合物 C . R中一定含有水             D . R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8、2008年9月25日。我国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届时将有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双氧水(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N2↑+4H2O,则肼的化学式为(    )
A . N2    B . 2NH2    C . NH2    D . N2H4
9、密闭容器内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前质量

70

15

6.25

8.75

反应后质量

35

7.5

48.75

X

A . X的值为5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D . 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10、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2P + 5O2 2P2O5    B . 3Fe + 2O2Fe2O3 C . 2H2 + O22H2O2    D . 2Mg + O22MgO
11、以“2H2+O2 2H2O”这一化学方程式为例,下列哪些信息是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的(    )

①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   ②各物质的微观粒子个数之比  ③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④各物质的质量之比       ⑤化学反应速度是快是慢       ⑥化学反应的现象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④⑥    D .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配平下列方程式:(系数为1的不用填写)

       C2H6+      O2       CO2+      H2O

       Fe3O4+       Al        Fe+       Al2O3

      Al+      H2SO4=       Al2(SO43+      H2

      NaOH+      H2SO4=       Na2SO4+       H2O.

2、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了分子是      

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      

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      的质量.

3、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g。
4、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以      的事实为依据;
(2)以      为根据。
5、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FeS+        O2         Fe2O3+        SO2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 金属单质A与非金属单质硫(S)发生如下反应:2A+SA2S。甲、乙、丙三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A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但总质量均为6 g。充分反应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A的质量/ gS的质量/ gA2S的质量/ g
515
425
ab3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丙组实验中a∶b为   (结果以最简整数比表示,请写出计算过程)。

2、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②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g.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加热63.2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56.8g.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烘干,回收二氧化锰.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g.
(2)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克?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粒白磷,塞好瓶塞后玻璃管下端刚好能与白磷接触,将整套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至平衡,取下橡皮塞,将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塞紧瓶塞,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1)实验时,气球的变化是      
(2)根据白磷引燃前后的变化,可知燃烧的条件是      ;玻璃管受热不燃烧,白磷受热能燃烧,可知燃烧的条件是      
(3)实验前后天平保持平衡,实验后,松开橡皮塞,则天平指针      (填“向左偏”“向右偏”或“指向中间”)
(4)白磷(P4)燃烧生成P2O5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