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下列图象表示的反应过程与事实一致的是( )
A .
B .
C .
D .




2、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现取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100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剩余固体为69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31g
B . 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4%
C . 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42g
D . 反应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22:9
3、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目不变
B . 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 . 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 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4、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50 | 0.5 | 0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23 | X | 24 | 3 |
A . x的值等于0.5
B . 甲一定是化合物
C . 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5、9g碳与16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 . 11g
B . 22g
C . 25g
D . 33g
6、下图表示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应过程中生成O2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B . 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水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C . 表示一定量KMnO4加热制取O2过程中,残留固体中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 . 表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过程中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7、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的氧气质量最少的是( )
A . 过氧化氢
B . 高锰酸钾
C . 氯酸钾
D . 水
8、根据化学方程式:3A+3B=C+4D,68克的A能与40克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4克的C,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 408
B . 68
C . 126
D . 504
9、某纯净物R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NH3、H2O和CO2 . 根据这一事实,下列的推理中,错误的是( )
A . R中一定含有氮元素
B . R一定为化合物
C . R中一定含有水
D . R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10、甲乙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其中甲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乙不加任何物质,均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下列图像与实验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二、计算题(共3小题)
1、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
请回答: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 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加热63.2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56.8g.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烘干,回收二氧化锰.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g.
(2)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克?
3、已知碳酸钙在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他们取80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s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g | 80 | 75 | 70 | 66 | 62 | 58 | 58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多少克.
(2)求该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